水泥主要經濟指標系列之九 —— 吉林省
吉林省地處東北中部,上聯黑龍江下接遼寧,西部和內蒙古接壤。
熟料產能2,900萬噸,占東北26%。經過幾輪市場整合,吉林只有亞泰、北方、金隅冀東、天茂4家企業,是全國熟料企業最少、產能最集中省份之一。
產能發揮率:2015年53%,是東北三省產能發揮率最高省份;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截止2016年11月,同比增長10.14%,是東北唯一正增長省份,市場壓力有所放緩;
水泥產量:逆行全國走勢,繼續下行,下跌幅度減??;
水泥價格:年內中期價格雖有拉升,但受市場不濟影響,年末價格又回到年初,全年價格較去年走低;
集中度:4家熟料企業(運行中),亞泰、北方、冀東3家熟料產能占全省93.52%。
一、熟料產能發揮率
2011年,產能發揮率大幅下跌,而后,由于抑制新增產能,產能發揮率控制在53~56%。
在市場需求持續下行背景下,破解產能過剩過程中,停窯限產是主要手段,吉林省是東北市場積極推進者。
二、房地產&基本建設
2013~2015年,吉林省房地產新開工面積連續3年兩位數負增長,平均增速-24%,大幅拖累水泥需求。2016年,和全國一樣,房地產新開工面積反彈,10.1%。
基本建設投資是國家調整經濟發展重要手段,2012年后,國家調整經濟發展模式,基本建設一直處在高位。2013年以來,吉林省基本建設投資放緩,落后于全國平均水平。(2016年國家統計局僅發布全國數據)
三、水泥產量
水泥產量走勢和房地產新開工雷同,只是幅度不一,呈"W"走勢。2015年深度跳水,負增長12.3%,截止11月,同比負增長-5.4%,下降幅度收窄,還未剎住車。
四、水泥價格
2012年,吉林水泥價格頂峰。
歷時9年,從2005年286元/噸起,一直攀爬到2014年461元/噸,幅度175元/噸。
2015年,一年跌去112元/噸,2016繼續下行,再跌28元/噸,報收321元/噸。
一目了然的價格走勢,說清了吉林市場的嚴峻性。
五、集中度
吉林省熟料企業少,2008年是企業數最多年豐,也只有8家。前3企業占產能比重一直在80%以上。
2012年以后,亞泰、北方、冀東3家企業一直保持在90%以上,市場控制力強。
六、企業變遷
吉林第一條新型干法生產線始建于1984年,由延吉市延邊廟嶺水泥所建,生產線規模700 t/d。亞泰水泥雙陽公司第一條2000 t/d生產線1993年點火投產,是國家“八五”期間重點工程,代表我國第二代大型干法窯外分解生產線水平,是中國水泥工業現代化里程碑,被時任國家建材局局長王燕謀譽為"中國第一線"。
2001年,亞泰擁有3條2000 t/d 級規模生產線,確立在東北龍頭地位,在全國也處于領先水平。
2005年,熟料產能1,104萬噸,較2001年增長5倍。冀東于2003、2004年分別在吉林磐石、樺甸建設投產3500、2500 t/d兩條線;金剛在遼源建成兩條2×5000 t/d 線;亞泰繼續擴大產能規模、延伸市場,在吉林磐石建起第一條5000 t/d 線。吉林6家熟料企業,亞泰、金剛、冀東三足鼎立局面開始形成,占全省產能88%。
2008年,亞泰在長春、吉林追加兩條5000 t/d 線,進一步鞏固市場地位;金剛在白山開辟市場,投產3200 t/d 線;冀東鞏固在磐石地位,投產4000 t.d 線,和亞泰雙5000 t/d 線形成對峙。
熟料企業有6家增加到9家,浙江民企金圓在四平建設2500 t/d 線落地。
2012年,2009~2012年,期間市場大幅波動,2009年是吉林市場整合之年。北方水泥通過收購金剛進入吉林;亞泰收購金圓;金隅收購四平水泥;中小規模、高成本線陸續被迫停運。
2015年,市場持續下行,2014年再投兩條生產線。民營企業天茂在四平投下5000 t/d 線,有區域單線規模成本優勢(亞泰、北方、金隅冀東各有一條2500 t/d 線);山水在白山生產線由于手續不全,一直沒有開工生產。
2016年,歷經16年,亞泰一直穩坐第一把交椅,產能比重始終保持在40%以上。
吉林,和遼寧、黑龍江有所不同,亞泰不僅在吉林持續坐穩龍頭位置,還將市場北擴黑龍江,南進遼寧,成為名副其實的"東北虎",對穩定東北市場起到積極作用。
亞泰之所以能夠成為東北地方最具實力企業,與它的戰略定位有密切關系。
本地吉林
1993年,在長春雙陽建成投產被譽為國內"中國第一線"的2000 t/d 線;
1999、2001年,在同地再建2000、2500 t/d兩條生產線,在生產線工藝、產能規模上遙遙領先其他企業;
2003年,市場延伸,在吉林明城市建設投產第一條5000 t/d 線;
2005年,在雙陽再建2500 t/d 線,300萬噸熟料產能,在長春一地僅有一家擁有新型犯法生產線的水泥企業,確保其市場控制力;
2008年,在長春雙陽投下五線5000 t/d 線、吉林明城二線5000 t/d 兩條線,繼續加強兩地市場話語權,引進戰略合作者 —— 世界500強CRH;
2009年,開啟市場整合,收購四平金圓、通化特種,市場進一步擴大;
2010年,在長春雙陽投下六線5000 t/d 線、通化特種2500 t/d 線下線,產能規模超過1,000萬噸。
異地:黑龍江、遼寧
2005年,收購哈爾濱水泥廠2500、1000 t/d 線,進入黑龍江;
2010年,收購鐵嶺水泥2×2500、5000 t/d 線,進入遼寧;
2011年,在哈爾濱阿城建設投產5000 t/d 線;
2012年,收購遼寧本煤集團2×5000 t/d 線;
2014年,收購黑龍江三嶺水泥。
在東北的本地企業中,只有亞泰一家既保住了在本地龍頭老大位置,又貫通東北全境。應該說,亞泰以吉林為大本營,在市場上升期,不斷增加產能,保證在市場領先地位。同時根據市場變化,捉住時機,通過收購方式擠掉對手或進入新的區域。進入市場下行期,通過自身停運成本高產能,同時引領區域內企業共同控制產能發揮,以應對市場。
北方水泥2009年進入吉林,通過收購金剛、紅嘴,將市場擴大到遼源、白山、四平、延邊,有力推動市場整合,并將中國建材集團的市場運作理念植入東北地區,推動市場的整合。
冀東水泥2003年第一條線在吉林磐石落地,后在吉林一市三地磐石、樺甸、永吉陸續投產3條線。
吉林產能主要集中在亞泰、北方、冀東3家企業手中,經過幾度市場整合,集中度高,市場控制力強。目前吉林僅存留4家熟料企業。目前吉林市場焦點主要是如何面對通過四平和梅河口進入的水泥、熟料。
盡管3家在遼寧都有市場布局,但遼寧沒有經歷過吉林和黑龍江的深度市場整合,企業眾多,集中度低。如何面對,只有通過更深層次的市場整合,方能實現,市場都是這么一步步走過來的。
注:2016年熟料產能未包含停運產能。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