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業證券:就環保部長發言內容水泥相關的解讀
事件: 年1月6日,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召開媒體見面會,就大氣污染防治相關問題與媒體進行了溝通交流,其中提到關于京津冀水泥的一些問題,對此我們作了簡單的梳理和點評,具體如下:
點評:
內容中提到從從六個方面來強化冬季污染治理,其中第三條“加大工業企業冬季錯峰生產力度”中,重點強調了2015、2016年同工信部實施的冬季水泥錯峰生產。水泥錯峰生產最早于2014年11月1日率先在新疆試行,隨后東北三省于2014年12月1日也開始試行,為期都是4個月,北京、天津、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4省2市也從2015年1月15日開始實施,期限為2個月。2014-2015年冬季七省一區兩市的錯峰生產取得了較好的效果:
1) 有效壓減了熟料產能,減少水泥熟料產能8556萬噸;
2) 節能減排效果明顯,共減少煤炭消耗107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6330萬噸,減少氮氧化物排放9.2萬噸,減少粉塵排放3.3萬噸 3) 有效降低了企業經營成本,錯峰生產因熟料庫存減少等因素水泥企業共減少流動資金占用90多億元;
4) 維護正常的市場秩序,全行業虧損區域明顯減虧;
5) 錯峰生產試點地區共涉及水泥企業410戶,從業人員15.3萬人,企業顧全大局保證其他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和職工隊伍的穩定。 2016年10月28日,工信部、環保部聯合發布《通知》,決定在2015年北方地區全面試行錯峰生產的基礎上,進一步做好2016-2020年期間水泥錯峰生產,力度進一步擴大:
1) 錯峰生產范圍,北方15個省(自治區、直轄市)的所有水泥生產線,包括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遼寧、吉林、黑龍江、山東、河南、陜西、甘肅、青海、寧夏、新疆,但承擔垃圾協同處置的生產線可以不參加,據統計,這部分生產線目前產能規模不到10%。
2) 錯峰時間安排,遼寧、吉林、黑龍江、新疆自11月1日至次年3月底(5個月);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自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4個月);陜西、甘肅、青海、寧夏自12月1日至次年3月10日(100天)。
我們認為,在大氣治理趨嚴的背景下,特別是冬季霧霾未有明顯改善的情況下,水泥錯峰生產將常態化,且力度會越來越大。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