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加快32.5復合硅酸鹽水泥淘汰步伐
一、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的意義和作用
當前湖南省擁有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71條,熟料設計年產能7564萬噸,實際年產能9000萬噸,水泥產能達到1.6億噸,而市場需求不足1.1億噸,窯運轉率已不足70%,屬于產能嚴重過剩的省份。近2年,除海螺等少數企業因較低的生產成本優勢的原因能稍有盈利外,其余大部分企業處于持續虧損之中,行業經濟效益每況愈下。
如果能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含32.5R早強型復合硅酸鹽水泥),轉而全部生產42.5及以上等級水泥,對湖南省而言,其意義和作用主要體現在:
1.年增熟料消耗1000萬噸左右,窯運轉率可以提升10個百分點左右
湖南省32.5等級水泥年需求6000萬噸,消耗熟料3600萬噸左右,如果停止生產32.5等級水泥,轉化成42.5等級水泥,理論上消耗熟料4800萬噸;考慮42.5替代32.5后水泥摻加量有所減少后,熟料消耗估計增加1000萬噸左右,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緩解產能過剩矛盾,企業及行業經濟效益也將得到明顯提升。
2.水泥品質得到大幅提升,消除下游混凝土質量安全隱患,整體提高工程質量與使用壽命
目前湖南省社會粉磨站產能5000多萬噸,實際產量1500萬~2000萬噸,一些小型粉磨站的產品質量達不到32.5等級標準,如果停止生產32.5水泥,對于提升行業產品質量有積極作用。
3.擠壓落后產能,打壓散改包等假冒偽劣產品,有利于水泥行業競爭格局的改善
湖南不少地區特別是城鄉結合部、鄉村市場,存在不少打著正規大廠的品牌,用散裝水泥自行摻加混合材勾兌灌包32.5等級水泥的現象。這些灌包點配比無法保證,混合材來源復雜,袋重不足、質量不達標,無必要的環保設施,但因成本低廉,以遠低于正常的市場價格搶占市場,對市場秩序造成較大破壞。停止生產32.5等級水泥,有助于打擊此類假冒偽劣產品,改善正常的市場競爭環境。
二、湖南區域當前水泥品種結構及各品種效益情況
1.湖南省水泥品種結構基本情況
當前湖南省除少數企業生產的52.5級水泥(總需求占比為1%)外,其余均為32.5級和42.5級水泥,其中,32.5級水泥占比55%,42.5級水泥占比45%。根據GB175-2007《通用硅酸鹽水泥》國家標準,湖南已于2015年12月1日起,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但各企業轉而生產32.5R早強型復合硅酸鹽水泥。當前市場上各種假冒偽劣水泥主要集中在32.5等級這一品種,如小型粉磨站、散改包窩點,通過摻雜使假、短斤少兩,對低端水泥市場沖擊極大。
2.各品種水泥效益比較
(1)52.5等級水泥占比較小,但其單位效益相對最好。
(2)42.5等級水泥主要是商混企業和重點工程,該部分客戶議價能力強,市場競爭對手又在大企業之間,導致42.5等級水泥銷售價格反而總體偏低,單位品種效益不突出。
(3)32.5等級水泥主要客戶是民用市場、中下工程,市場占比55%,市場空間相對大,終端客戶價格話語權不大,對許多企業而言,32.5等級水泥單位效益要好于同期的42.5水泥。
當前,相對于32.5等級水泥,42.5等級水泥效益沒有充分體現其價值,這是產能嚴重過剩,競爭無序的結果,從長期來看,42.5等級水泥終將有一個合理的價值回歸。
三、可能存在的難度和困難
1.消費慣性影響:由于32.5等級復合水泥價格偏低,目前農村大量的基礎設施建設,老百姓建房都習慣使用32.5等級復合水泥,同時砌筑、外墻、貼地磚等也需要使用32.5等級復合水泥甚至更低等級的砌筑水泥,如全部取消32.5等級,就需要讓老百姓特別是農村建筑施工人員改變原有施工習慣,使用42.5等級水泥時要加大砂石的摻加比例,而這需要一個過程。
2.砌筑水泥的沖擊: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水泥后,在外墻、貼地磚等市場方面,將增加砌筑水泥的產銷量,預計該部分水泥將占到5%左右的市場份額。
3.地方政府的難度:如全面取消32.5等級復合水泥,那么,部分無熟料的粉磨站企業將降低市場競爭力,面臨退市的風險。對于部分地方政府而言,在一定階段或一定程度上將減少財稅收入,承擔退出企業的人員安置等相關后續費用。如沒有具操作性的措施,可能影響地方政府政策落實的積極性和力度。
四、工作計劃、措施和建議
1.統一認識,減少爭議,回歸到國辦[2016]34號文件提出的“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要求上來。
2.明確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的執行時間。
3.從政策、技術、宣傳等各方面促進水泥消費習慣的轉變,從市場源頭入手,減少乃至停止該等級水泥的生產。
4.督促政府相關部門嚴格執法,大力打擊各種散改袋等假冒偽劣水泥產品。停止生產32.5等級復合硅酸鹽水泥對于我國水泥行業長遠健康發展有著重要意義。湖南省水泥協會將堅決貫徹國發34號文和本次會議精神,發動會員單位積極采取各項措施,力爭這一目標早日實現!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