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產量≠去產能 2017供給側改革會否成為水泥的重頭戲
周期跟蹤:淡季價格回落幅度明顯小于往年。
價格:本周全國水泥均價窄幅下降約0.1%,回落地區主要有上海、杭州和南昌等地,小幅下調10-15元/噸。本周浮法玻璃均價環漲0.33%,華北因霧霾影響走貨放緩,庫存增加;華東貨源仍顯緊俏。
不論水泥玻璃,淡季價格下滑幅度明顯小于往年,緣于:春節提前帶動趕工效應提前+環保政策限制產能發揮,考慮到目前企業庫存不高且對供給控制預期較高,節前價格回落料有限。庫存:水泥庫容比62%,同降14%,環降2%;熟料庫容比同降20%,環降1.8%;粉磨開工率40.4%,同升6%,環降1.9%;驗證了需求回落有限且供給控制較好,也為價格表現構筑支撐。玻璃平均庫存環增17萬重箱,約10%。
投資建議:供給側改革會否成為水泥的重頭戲。
近期鋼鐵環保政策愈演愈烈,從拆爐、問責、停產,再到差別電價和階梯電價升級,供給側改革已從煤炭蔓延至鋼鐵,它是否也會成為水泥的重頭戲?
首先,我們認為2017年水泥供給側改革會升溫,一是近期鋼鐵行業動作頻頻,二是發改委也表態煤炭鋼鐵之后要抓水泥玻璃。不過在力度和速度上或難比煤炭鋼鐵,短期或仍以去產量為主。一是水泥行業產值較小且整體盈利一直以來顯著優于煤炭鋼鐵,因此不是供給側改革的矛盾中心;二是財政部回復不會設立專項基金以補貼淘汰也從側面反映政策著重點尚未至此。但在示范效應下,協會和企業層面推動供給側改革的動力望顯著增強,預計更多區域會嘗試協同。
其次,我們認為只去產量而不去產能的供給側改革無法提估值。估值是對未來趨勢的反映,去產量能帶來短期穩定可觀的盈利,但無法解決中長期需求下滑的問題。某種程度上,高盈利反而可能阻礙產能的出清,當前我們寄希望于環保的問題能夠打破這一阻礙。若不然,對股價而言高盈利也意味著彈性有限。考慮到目前市場對供需均有一定預期,我們建議擇時上可再做考慮,標的上尋找供、需、競爭格局均望改善且基數低的區域,如京津冀、西南。確定性角度排序,冀東>華新>海螺;彈性排序,華新>冀東>海螺;如果出現實際性去產能,那么首選資產質量最好的海螺。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