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獨家| 正文內容

    劉作毅看東北:市場下行、高價格的背后

    東北,遼寧、吉林、黑龍江三省,位于東北邊陲,區域相對獨立,西鄰內蒙,南倚河北,東北面和俄羅斯、朝鮮交界。東北市場呈現“低需求、低新增、高集中、高價格”現象。

    房地產與基建投資形勢依然嚴峻

    房地產、基礎設施建設投資兩項投資合計占固定資產37.1%,低于全國40%水平。但兩者占固定資產比重走勢如同“鍋蓋”和“鍋底”,2014年分化加大,基建投資占比20.4%高于房地產。

    2014年,東北兩項投資增速均為全國最低,房地產投資走勢-17.8%,是唯一負增長地區,下滑幅度高達30%。東北的投資形勢較華北更為乏力。

    房地產、基建下行引發水泥需求再度下跌

    房地產新開工面積的增速直接影響水泥的需求,2011年增速為14.96%,而后持續下跌,2014年大幅跳水至-30.58%,幅度越跌越深。

    基建投資增速2012年后也呈下降趨勢,在兩新開工面積和基建投資雙作用下,2014年水泥產量增速再回負增長,-2.8%。

    房地產走勢再度下挫,年內難樂觀

    2013年全國大部分地區房地產銷售情況都有表現不錯,唯東北表現不佳,下跌并負增長,2014年更是深跌至-33.91%,銷售不佳,必將引發房地產新開工、土地購置持觀望態度,緊隨其后急跌,房地產市場后期不被看好。

    同步華北,水泥需求下行

    2012年,東北同步華北市場發出市場掉頭向下信號,水泥產量出現負增長,-2.72%,表明2008年4萬億“大躍進”在東北、華北地區先行進入尾聲;2013年在全國經濟回暖背景下,小幅反彈;2014年東北水泥產量再度下跌至-2.82%,僅吉林略有增長。

    水泥價格逆勢走強,領先全國

    東北的市場低迷不振,水泥價格卻有不俗表現,2011年是東北水泥價格轉擇點,此前低于全國水平,而后2012~2014年價格都在400元/噸以上,平均高出全國80元/噸,歷時3年,2015年首度跌破400元/噸。

    價格在2014年開始明顯下滑,主要原因是遼寧價格有所松動而至(原因下文描述)。

    低需求 低新增

    東北市場不振,水泥需求在低位,進入“十二五”以來,在2012、2014年水泥產量兩度出現負增長;新增產能在全國處于低位增長,但隨著價格高位,新增產能的動力不時萌生,主要在遼寧。

    黑龍江、吉林的價格高位,增加了遼寧水泥向兩地流動的動力,遼寧水泥通過四平和梅河口兩個渠道進入北部市場。

    集中度有待進一步提高,關鍵在遼寧

    亞泰是東北最大企業,在吉林一地的產能占比40%以上,具有市場話語權,在黑龍江、遼寧產能居前列。

    北方水泥2009年進入東北,在黑龍江快速大面積收購,產能占比迅速飆升至近60%,尤以收購哈爾濱賓州雙5000 t/d后,確立了北方水泥在黑龍江的絕對主導地位,在吉林、遼寧產能軍進入前3。

    黑龍江,北方和亞泰2家占產能79%,吉林,亞泰、北方、冀東3家占82%,遼寧,山水、天瑞、北方3家占52%,顯然遼寧集中度大大低于吉林、黑龍江兩省。

    東北地區的集中度要高于華北,且區域相對封閉,這是同樣在市場不振情況下,價格高于華北的重要原因之一。但隨著市場不斷下滑,新增產能不斷,華北水泥向東北高價格區的流動,進而向東北向推動,東北的高價格正在受到挑戰。

    東北市場的特征:低需求、低新增、高集中、高價格,至2011年以來維持了4年,2014年出現明顯松動跡象,其引發點是在遼寧,三地間的差異是在高集中上,遼寧集中度過低,在市場供需發生變化,價格的差異增加了流動性,主導企業的控制力決定市場的穩定性,提高集中度,縮小區域間價格差是市場走向穩定的關鍵。

    南起珠三角,再到長三角,最北東三省,市場起伏,主導企業在市場表現各有差異,西南、西北地區經過高需求、高增長后,也將面臨東部地區走過的路,而中部地區處于兩者之間,水泥產業在經濟高成長的背景下表現不一,但產業發展、技術進步、集中度提高、市場控制力不斷加強一直是發展主線,市場的起伏高低不能左右,但產業的進步是永恒主題。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