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市場深度調研
2015年1月中下旬,水泥地理一行對江蘇、上海市場進行調研,從徐州進入,經淮安、鹽城、南通、上海、蘇州、無錫、常州、泰州、揚州、鎮江、南京12個地區進行企業市場調研。
——江蘇是我國最大的水泥產量大省,自2009年以來,除2011年外略低于山東外,一直位于全國第一;
——2014年產量1.94億噸,逼近2億噸;
——長江將安徽和江蘇連接在一起,形成安徽熟料基地和江蘇市場聯動;
——海螺,在江蘇8個地市布局,3,500萬噸水泥生產能力,是重要的水泥出口基地;
——金峰,在常州溧陽一地有8條5000 t/d、1條2500 t/d線,熟料產能超過1,300萬噸,水泥生產能力2,000萬噸,對蘇南地區水泥市場有舉重輕重的地位;
——鹽城東臺磊達,建造了一座“水泥城”,水泥能力達到1,300萬噸,形成一地最大水泥生產基地,通過物流將安徽石灰石、熟料、秦皇島煤炭、北方混合材資源集結分銷到周邊市場,磊達充分利用了長江、河道的便利條件,在物流、倉儲上做透文章;
——鶴林,水泥異軍突起,三線的建成投產、大噸沿江碼頭的建成,確立了鶴林在江蘇的地位,鶴林是窯磨一體化沿江的企業,布局已經突圍江蘇市場,可直接通過長江進入沿海,開辟了浙江、福建市場,這是其成功的關鍵所在;
——盤固,江蘇立窯企業轉新型干法水泥的先行者,2003年~2006年先后投產3條線,在江蘇市場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將基地建設移植安徽巢湖,先后建設3條5000 t/d 線,利用安徽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和長江物流條件,繼續擴大在江蘇、上海的市場份額,確定了其地位;
——中建材,2008年進入江蘇,進行市場整合,形成一定規模。中建材旗下有中聯和南方,中聯在徐州、南京有布點,徐州兩條萬噸線,是蘇北地區最具實力的企業并在周邊多地配套粉磨站;南方產能主要集中在江蘇宜興;
——中材天山,2004年進入江蘇,而后收購新建并舉,打造出3(熟料基地)+3(粉磨站)區域,西起南京溧水、常州溧陽、無錫宜興,東到蘇州同里;
——外資企業紛集江蘇,臺泥、亞泥、信寧、聯合、小野田、華新、華沃,臺泥擁有沿長江最好5座礦山之一和沿江碼頭,具有得天獨厚的天然條件;
——眾多單點企業(熟料、粉磨站);
——3年來已有10條成本高、規模小熟料線關停。
長三角地區是全國水泥市場風向標,江蘇是企業集中地區,水泥地理微信將陸續發送江蘇各個區域市場分析及企業調研訪談,并在水泥地理網上以專題形式展示。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