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叁董事長:水泥產業取得的成就是世界級的
近日水泥地理CEO劉作毅拜訪了海螺水泥郭文叁董事長,郭董事長高度評價過去二十多年中國水泥產業所取得成就,認為其是“獨一無二的、是偉大的,是一個世界級的成就”。隨著新一屆政府在經濟轉型中對環保資源、能源、環保要求的提高,環保成本、人力成本等大幅增加,水泥產業第二輪結構調整剛剛開始。
水泥產業的成就是世界級的
在目前中國經濟調整轉型中,相比于鋼鐵、煤炭等眾多產業,水泥的表現是非常不錯的。水泥產業經過這么多年的結構調整,從1984年在建材供不應求背景下提出的“大家辦建材”、到建立窯,再到立筒預熱器、濕法窯、立波窯,發展到現在的新型干法水泥生產工藝,走過的路是相當不容易的。
在過去二十多年,人員工資等等各個方面的物價都在飛漲,煤炭從當初每噸40元~60元漲到現在的600元/噸,水泥價格基本沒有變動,但我們行業仍然在健康發展,“靠的是科技進步、技術進步、管理進步、設計水平、裝備水平等,水泥產業取得的成就是獨一無二的、是偉大的,是一個世界級的成就。”
水泥產業的發展順應了國家改革開放的政策,滿足了國民經濟基礎設施建設的需要,滿足了城鄉建設、水利工程、重點工程的需要,在中國經濟發展建設中水泥產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我們應該珍惜這種改革發展的成果,而不是產能過剩、環境污染這些階段性問題。”
第二輪結構調整剛剛開始
當水泥還是個短缺產品,房地產開發、經濟過熱時期,很多原本不是做水泥的投資者也都進來產業了。不僅是水泥有這個過程,小化工、小鋼廠,小煤炭都有這個過程,并不足為怪。
產能過剩,從市場競爭角度看,對國家、對市場、對行業未必就是件壞事,市場經濟就是過剩的經濟,只有過剩才能夠有效促進優勝劣汰、技術進步以及管理水平提高。
過去十年,水泥產業第一輪結構調整已基本完成,隨著新一屆政府在經濟轉型中對環保資源、能源、環保要求的提高,環保成本、人力成本等大幅增加,第二輪結構調整剛剛開始:
將把一部分本不應該做水泥的、但已進入的企業,通過技術改造規范化、標準化,納入到大的集團管理中來。在這方面,中國建材宋志平董事長做了歷史性貢獻,彌補了高速發展中民營企業像布朗運動一樣雜亂無章的運動規律,有效地進行了市場整合。
而原本工藝設計不完整、沒有礦山資源、不具備管理能力、投機型的生產線將退出市場。
這一輪結構調整將推進產業優勝劣汰,這是歷史規律,是大趨勢,完成后建材水泥工業將迎來相當長的、陽光明媚的、非常穩定的、可持續盈利的空間。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