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叁,簡單創造神奇
雨夜長談
對全國媒體來說,水泥行業先鋒郭文叁一直是個諱莫如深的人物。此人善說,但絕不和媒體多說一句話;此人善行,但絕不干一點兒非專業內的事;此人善于思考,但絕不把自己打扮成佛洛伊德或者蘇格拉底;此人精于資本市場,又絕沒人把他神話為中國的索羅斯或者巴菲特。網上有人統計過,從郭文叁把一個山區工廠打造成一個亞洲第一、世界第三的水泥神話,15 年間媒體對他本人的專訪不超過4 篇。再看看這些專訪,既像外交部的新聞發布會,又像莊重嚴肅的政府工作報告。郭文叁從來出言謹慎,言簡意賅。
六月中旬,中國建材聯合會張人為會長在海螺召集全國12 家水泥骨干企業舉辦論壇,我們有緣來到海螺。
從燥熱的北京一進安徽,滿目青綠,細雨微風,天氣反倒涼爽許多。在蕪湖白馬山水泥廠一側,一行人隨張會長住進了一座氣派非凡又看不出絲毫奢華的超大型建筑,沒進門就有人戲稱它是“中國的國防部大樓”。確實,那規模、莊嚴和恢宏絕不遜色。這就是剛剛投入使用的海螺集團新總部辦公大樓。據說類似的大廈,海螺在國內還有4 座。
晚飯后,和郭總在樓道中不期而遇,我們就隨他一路來到他的辦公室。實在說,如果不是郭總帶領,我們是很難找進來的,且不說那一道道認卡不認人的自動門,就是在樓里轉一會兒也會讓不熟悉的人走失方向。
于是,在這江南雨夜中,我們和中國水泥巨頭郭文叁,進行了一次深度接觸。
“郭總,這座大樓很氣派,主樓正門的前廊有20 米高吧?”我們問。
“不錯,21 米。”
“記得這么準確?”
“因為這座大樓的方案是我設計的。”
其實他很簡單
“您可以設計大樓?”
“我更多的時間是參與水泥廠的方案設計。把復雜的工廠簡單化很有意義,做事就像做工廠設計一樣沒那么復雜,我更喜歡把復雜的事情簡單化。”
和一個簡單的人說話,你會感覺很輕松,能和郭文叁這樣的大佬簡單地對話,在我們意料之外。說郭文叁簡單也許誰都不相信,一個中國企業大亨,一個創造了一個又一個奇跡的全國勞模、人大代表,一個祖籍山東的優秀徽商代表,怎么會簡單?
其實他真的很簡單,這是在我們深入采訪之后了解到的。
“作為一個大集團的董事長,應該有更多更重要的事等著去做,您親自參與設計水泥生產線,是不是大材小用,就像讓一個將軍去陣前拼刺刀?”
“因為我們是從事水泥事業的,我盡量參與到每一條生產線的總圖設計中,而且投資的每一個工廠我都要親自去考察,了解當地投資情況,因地制宜,倚勢造型,每一張總圖都要改動四五遍甚至十幾遍,數易其稿。”
郭總離開座位,從茶幾旁邊搬來一大卷圖紙,足足有幾十張,他打開其中一張,密密麻麻由線條組成的工程設計圖,讓人看得眼花繚亂,只見右上角寫著:第五稿。
我們茫然,海螺水泥在全國有60 多條生產線,有幾十家粉磨站,有100 多家分公司,這么龐大的企業,僅去年一年就投產了10 多條生產線,每條線平均五易其稿,這位董事長一年花在圖紙上的時間會是多少!
“我們都是水泥廠出來的,集團又以水泥企業為主,所以做好每一條水泥生產線是我們集團最大的工作,設計好一個水泥廠,做到流程順、成本低、效率高、運行安全可靠,離不開總圖的規劃與設計。”
也許這就是簡單,簡單到他只抓住最重要的。
“其實一年中,除去各種應酬,我用在工作上的時間有三分之一就不錯了,所以要更加珍惜。”他打開墻上的電視,電視連著電腦顯示的是一幅水泥工廠設計圖,他指著說,“我和設計院及有關專家在這里進行總圖會審、優化,完稿后把圖紙通過內網傳給各地工程負責人實施。”和我們說這些話時,他很平和,就是閑聊天。
坊間盛傳,郭文叁不愿見記者,或者見到記者少說為佳。是夜,我們全無這種感覺。我們問道:“是不是可以這樣理解,您愿意把更多的時間留在工作上,這就是您不見記者,也很少參加各類社會活動的原因?”
“ 不完全是。因為記者一見面就讓我介紹海螺經驗,他們是好意,希望典型經驗造福社會,但每個企業都自己有獨特的發展道路,因為時間、空間、環境的不同而不同,所以海螺經驗不可復制,我也不想誤導別人。
另外,海螺在境內外有4 只股票上市,上市公司的老板要對股民負責任,面對媒體,我們要遵守規則,不能隨便說話,一旦引來誤解,就會給投資者帶來麻煩。所有我們的情況都可以在上市公司要求公布的年報中查到。“
記者走過不少水泥企業,在全國5000 多家水泥廠里,能夠設計總圖、親自考察現場的企業家不在少數,但能夠持之以恒一條線不漏,條條參與設計修改,還要親赴現場考察親自繪圖直至總圖的企業家,可謂鳳毛麟角,何況還是海螺這樣有3 萬多職工的大集團董事長。
按我們理解,郭文叁的簡單是從生產、管理、銷售、服務到資本運作,把一切繁雜的事物經過梳理變得像繪畫中的白描,最后只剩下簡單的線條,然后在紛雜的事物中簡單地處理好每一件事,就像小平同志說過的:“抓大放小”。
郭文叁善于“抓大放小”的“簡單”還有一個例子:
1992 年,調研10 年后由世界銀行和我國政府支持的銅陵水泥廠開工建設,這是一條日產4000 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是實施中國水泥T 型戰略的“龍頭”項目,同時也是我國計劃經濟體制向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過渡初期的畸形產物。
說它是畸形產物一點不假,工程從8 億元一直追加到12 億元,再到16.8 億元。沒有法人的指揮部班子一換再換,最終建設銀行停止貸款,1995 年6 月被迫停工。3 個月后,安徽省政府決定由寧國水泥廠廠長郭文叁出任董事長兼總經理。
郭文叁接管這個“胡子工程”后,立即采取“簡單”做法,按工程需要精簡機構,重審各項工程,削減非生產設施,清理不必要的中間環節。9 個月后,籌建12 年之久的銅陵水泥廠投產,節省投資2.8 億元。為此,得到國家計委、安徽省政府和中國建設銀行的一致贊賞。
其實這里還有更有趣的“內幕”,就是郭文叁的大膽:當初硬是不給政府的“胡子工程”買單,拖來拖去最終把這個爛攤子吃掉變成了海螺集團下屬的一份優質資產。
“冗繁消盡留清瘦,畫盡生時是熟時。”著名畫家鄭板橋的精彩畫論,也許是郭文叁“簡單”的最好注腳。
海螺神話
郭文叁憑借“簡單”用15 年創造了一個神話。把一個年產150 萬噸的山區工廠打造成今天擁有水泥、化學建材、物流貿易等幾大產業板塊的海螺集團。在水泥界,目前海螺是中國老大,亞洲第一,世界第三。
一位長期參與海螺戰略方案研討的業內專家這樣評價郭文叁:他的發展思路是從大局著眼,在“T 型”戰略之初就看中了市場高速發展時期份額的重要,提出沿江、沿海搶占礦山資源,以基地建設的方式建立熟料集中生產區域,這一做法奠定了海螺后來高速發展的堅實基礎。
截止2008 年底,海螺集團總資產達420 多億元,擁有日產2000~10000 噸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60 多條,水泥和熟料凈銷量為10,206 萬噸,位居亞洲首位,列世界水泥行業前列。在全世界7 條萬噸級水泥生產線中,海螺擁有4 條,其日產10000 噸的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代表著當今世界水泥行業最高水平。去年1 月12 日,胡錦濤總書記肯定了海螺所走過的道路就是新型工業化道路。
“郭總,談談您做企業的心得?”
“做企業我有三原則:一是對社會對人類要有貢獻;二是要與時俱進術業有專攻;三是要有強烈的社會責任感。”
說完這話,屋中的3 個人一時靜默,沒人發出一點聲音。望著桌上淡淡的清茶和濃濃的咖啡,我們體味著話中深意,感受綠茶洋溢的清新,咖啡蘊含的厚重……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