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南方水泥朱立勝:2018’水泥要兩手硬,推動"雙去"
進入2018年,水泥地理對南方水泥朱總進行了采訪。朱總就當前大家所關注的2018年市場和去產能談了自己的看法。
2017年11、12兩個月天氣非常好,給價格拉升提供了一個非常好的條件。進入2018年,預報要連續幾天雨雪天氣,往年1月需求環比12月份都會有下滑。供給方面,前期停產的窯又全開了。往年1月份出貨量也要下滑50%。現在庫存還在低位,但后面都是雨雪天氣,所以庫存估計會高起來,爭取穩價到20號。
長三角粉磨站前期拿貨很多,要打擊越南進口熟料,這就要把價格放下來,放少了是出不去的,需要找一個合適的時間和價格點位,我們在研究對策。
江西今年有希望做成全省性的錯峰生產方案,感覺很有機會,江西省環保廳比較積極。如果能夠落地,江西會改變以往年初打架,然后再拉漲的情況。這樣江西的市場就會很好做,因為江西產能運轉率高于周邊其他地區,市場供需彈性更大,全年維持在一個合理價位上。
2018年市場需求基本持平去年。我們更關注供給端,需求端沒有什么彈性,市場彈性只能去供給端"挖",所以淡季限產仍然不能放松,這是保證全年市場走穩的必要條件。
但今年是"高處不勝寒",會有很大難度,現在噸毛利基本都在200元。一季度淡季停產仍然要靠水泥業全員努力,現在是大家都有利,而且利很大,若個別企業賺小利,那行業的大利就會失去,而且補回來很難。因為今年和去年不一樣,去年是價格由低向高,趨勢向上,需要堅韌不拔,堅持信心;今年價格趨勢由高向低,但要控制下降的幅度,必須要謹慎有耐心,不僅要有共識,更要有合力,在利益面前對我們是一個考驗。
去年市場背景和2010年類似,今年和2011年類似。2011年價格是歷史高位,去年年末價格超過了2010年,為2018年價格平臺打下一個好的基礎。
2017年價格是在11、12月爆發拉漲,2018年如何穩住價格,有很多文章要做,也很不好做,但我們要去做。大家都知道目前的市場價位來之不易,所以保持一個穩定的價格是今年市場重頭戲,大家都在想、都在看,而我們要扎扎實實地去做。難度不小,我們有清醒的認識。
2018年,一方面要延續錯峰生產——去產量;另一方面要在去產能方面有實質性的進展。中國建材的建議是收購后關停的生產線都不能再算作是去產能的對象,存留的生產線要有連續三年50%以上的運轉率,具體標準如何界定需要進一步明確。
去產能必須是全國一盤棋考慮,需要組織一幫人專門研究去產能的標準,哪些產能應該算作落后產能,能耗標準是什么,環保標準是什么?形成一套可操作性、能夠落地的方案,這個方案要先搞出來。
東北錯峰生產做得很好,但是沒有徹底去過產能,加上需求又下滑的快,即便錯峰生產搞得再好,也很難做好市場。
中國建材支持產能置換,但我們強調要減量置換產能,中國水泥協會已經明確了減量置換的明確方向。水泥產業升級的唯一路徑就是將技術水平落后的小生產線整合成環保、節能、低成本的大生產線,把沒有礦山的生產線換成有礦山的生產線,這是產業升級、企業進步的重要舉措,應該給以支持。但一定要嚴格把關,必須是減量置換產能才能保證產業進步、市場健康成長。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