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人大財經副主任邵寧談“去產能”
新浪財經訊 由中國企業改革與發展研究會主辦的“中國企業改革發展優秀成果(首屆)發布會暨改革與發展高峰論壇”于2017年12月28日在北京召開。 中企研首席顧問、全國人大財經委副主任委員邵寧出席并演講。
在談到“去產能”時,邵寧表示,由于產能過剩,過度競爭,造成很多的困難行業,主要是重化工,鋼鐵、有色、媒體、建材、造船等等,而去產能必然有些企業要關閉,職工要下崗。
“大家覺得這個事很難做,但是我們現在也看到,類似的工作實際在朱镕基時代是做過的,當年我們做國有企業的政策性的關閉破產,從另外一個角度講,也就是去產能”,邵寧強調,“與那個時期相比,現在的條件已經有很大的不同,工作難度比那個時候小得多”。
他舉出了三個不同。
第一,朱镕基時代的調整是以國有企業為基礎,社會風險非常大。這次要調整的既有國有企業,也有很多的民營企業,外資企業,而這些企業有可能用市場化的辦法消化,“這些年大家也注意到,不管是珠三角、長三角一直在進行結構調整,也沒有覺得出太大的事。我們有些主體通過市場化的辦法,可以化解”。
第二,朱镕基時代,財政是真沒有錢,破產企業的剩余資產和土地轉讓收入優先發給職工,是用銀行的錢補社會保障,所以當時補償的標準很低,“現在各級財政的能力已經非常強了,依法給職工合理的賠償,這應該說是完全可以做到”。
第三,當下劉易斯拐點已經過去了,面臨的將會是勞動力供給不足的問題,再就業的環境比那時候要好。
“去產能不可避免,很難,但是這些問題只要我們認真對待,還是能做。我們現在取得的進展主要是在去產能取得的”。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