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行業區域調研專題(華北站)
需求下行期,如何預判水泥企業風險?
供給側改革背景中,企業將何去何從?
同樣深處產能過剩泥淖,水泥行業會否成為下一個鋼鐵、煤炭?
帶著上述疑問,中債資信于2015年12月至2016年1月間對全國主要區域代表性水泥企業展開了走訪、電話等多種形式的調研,調研范圍涵蓋東北、華北、華東、中南、西南和西北的十余家水泥企業。
結合調研一手資料,中債資信將從今日起陸續推出六大區域調研專題,每期專題將分為調研實錄、區域展望和企業點評三部分。
在調研實錄中,我們將分享展示調研記錄的部分摘要,讓您聆聽企業聲音足不出戶;
在區域展望中,我們將分享區域供求、競合等方面的展望和觀點,幫您遍觀群雄逐鹿一覽無余;
在企業點評中,我們結合企業特點點評企業風險點和競爭優勢,助您穿越茫茫雷區凌波微步。
本期為第一期華北區域專題的第一篇——調研實錄。
調研實錄
在華北站調研期間,我們選取了3家區域代表性企業,考慮到部分內容可能涉及重要信息,特此隱去企業名稱。
Q1請介紹公司對2016年水泥行業的預判
A公司:水泥行業整體有壓力,一方面產能過剩,另一方面需求放緩(凈減少)。中國新興經濟產業尚不足以在現階段取代和支撐發展要求(GDP增速6.5%),這與我國目前的產業結構相關;轉型需要時間,之前的高增長(20%以上的投資增速)將不復存在;在上述背景下,水泥行業需求邊際基本清楚,不超過30億噸,未來一段平臺期穩定后再下行,穩定時間取決于中國經濟轉型進程。
B公司:水泥行業整體產能過剩,目前需求已經降至低位;不過,未來國家戰略、政策引導等方面都會給行業帶來一定的利好,所以對明年的水泥行業相對樂觀。
C公司:未來水泥需求空間還很大,中國水泥市場將步入一個平臺期,不會很快下行(2015年基建投資拉動不夠,主要是資金不到位),平臺期的量可能穩定在16~18億噸。在產能絕對過剩的背景下,大企業間須做好協同限產。2016年水泥需求謹慎樂觀,不會比2015年差,預計利好傳遞需要半年左右時間。
Q2華北區域水泥運行情況及景氣度展望如何?
A公司:內蒙水泥市場亟須整合,煤炭市場衰落、經濟下行導致水泥需求下降,供需差過大,且區域協同較差。受多方因素影響,山西基建項目審批進度較慢,對水泥需求的拉動一般,區域景氣度較差。
B公司:京津冀地區水泥價格下滑明顯,內蒙古房地產去庫存壓力較大,山西受政府領導層更替影響,地區基建投資放緩,需求大幅下滑。預計2016年,京津冀協同戰略的落地或拉動水泥需求觸底反彈。
C公司:華北區域水泥行業整體僅有65%左右運轉率,目前區域售價已低于成本,噸毛利不斷下降,且2015年三季度以來加快下跌;不過,鑒于目前售價已經接近現金成本,水泥價格進一步下降的空間不大。京津冀一體化主要是基礎設施建設、公共資源的再疏導,核心是北京人口資源負載的疏解,2016~2017年間京津冀地區可能有部分大項目落地,固定資產投資將拉動水泥需求正向增長,水泥價格有望止跌回到平穩水平。
Q3請介紹公司2016年區域的競合策略
A公司:公司2015年在部分區域采取協同策略,整體較為保守。2016年經營策略考慮繼續發揮產能優勢,攤薄固定成本。2016年水泥價格不會繼續下跌,但漲幅或有所放緩,預計6月可觸底反彈。
B公司:價格協同在產能過剩、需求下行的行業背景下較難實現,只有通過產權整合才能實現區域價格主導。未來水泥需求增長有限,在區域范圍內整合現有產能是關鍵。
C公司:2016年部分大企業已經達成共識,不打價格戰,很多小企業也無實力繼續打下去。大集團的整合兼并有利于協同的開展,但公司2016年不會輕易進行收購,除非是對核心市場有重要影響的資源或產線,不過會考慮通過市場置換、股權置換或交叉持股等多種方式參與整合。之前與小企業的協同主要依靠市場,現在增加了溝通機制,未來也不排除引入行政手段,行業協同自律將依靠工信部、發改委和行業協會共同推進。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