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燕謀:解讀十八屆三中全會對水泥行業影響
王燕謀局長回顧了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的歷次三中全會對中國經濟社會的重大影響,特別是十四屆三中全會和十六屆三中全會對我國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制度的發展都產生了重大影響,大大推進了我國改革的進程。十八屆三中全會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系列方針政策,對中國未來十年的發展將產生深遠的影響。水泥行業和投資者要認真學習和領會決議內容和精神。從中找到解決行業現有問題,探尋未來水泥行業的發展方向和投資機會。
十八屆三中全會決議中明確闡述了健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必須遵循“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這條規律。水泥行業的發展也必須遵循這一規律,企業的發展要依靠市場,競爭也要采取市場化的手段,行業內的一批更具市場化理念的企業將會脫穎而出。同時王燕謀局長也指出“簡政放權”是政府改革的方向,水泥行業監管也必將更市場化,行業內的組織團體對這一點要有足夠的重視,對自身定位要有清晰的認識,積極轉變職能,創新管理方法和思路,為行業的健康發展發揮更大更好的作用。
決議中提出積極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說明混合所有制經濟在我國有很強的適應性和活力,更能發揮各方的優勢。決議中提到的幾種所有制在水泥行業中現在基本都存在,實現形式也都有典型代表。未來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先行嘗試的企業可以更大膽的探索,進一步發揮各種制度的優勢,提高企業競爭力。而國有企業則應該按照決議中指出的方向加快改革改制的步伐,更好地適應市場和政策環境的變化。
王燕謀局長指出決議關于深化投資體制改革,確立企業投資主體地位,是從根本上解決水泥產業產能過剩問題的方向。實踐證明過多的行政(政府)干預并沒有解決產能過剩的問題。市場經濟條件下,誰投資誰負責,收益風險自擔。從市場競爭中走出來的企業對自身的每一項投資都有著天生責任感,理性企業不會隨意投資。因此在投資建線,改造升級以及兼并重組等一系列投資過程中,一定要尊重企業的主體地位,讓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政府不應過多干預。
水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值得期待,城鎮化進程和經濟發展方式轉型過程中,水泥行業還大有可為。但也要看到,環保將是水泥行業和企業發展面臨的最大的挑戰和壓力。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家對環保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水泥行業要適時科學合理的修訂相關環保標準,回應社會的關切也要保障行業的健康發展。企業也要嚴格遵守各項環保指標,積極做好裝備、技術的改造升級,以應對更為嚴苛的環保要求。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