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企業| 正文內容

    山水爭奪大戰紀實之完整篇

    第三章

    攻伐:收股不成怪高管,元老遭訴陷囹圄

    上回說到,張氏推出退股方案,職工股東面臨抉擇。在壓力之下,很多人選擇簽字同意退股。但還有很多人選擇抵抗,他們拉起橫幅,維權上訪。

    2013年12月4日、12月10日、12月27日,山水投資的職工股股東3次大規模到SDSSW上訪。

    在上訪中,大家除了反對退股,他們還要求分紅。

    自2001年集資入股后,山水投資只在2005年分過一次紅。在退股方案出臺之前的2012年,山水投資收到山水水泥的到賬分紅1.56億元。如果要退股,是不是先把這個錢分給股東?

    股東要求公司分紅,合情合理。2014年年初,山水投資不得不向股東派發紅利1.4億元。對退股的事情,張氏此時已經溫和許多。老張在12月底的一封公開信中說,他秉承“財散人聚”,拿出自己的錢用于同志們退股。同時,退股周期改為每三年一期。

    但表面的緩和,無法掩蓋深處的裂痕。此時的老張,是震怒的。他將收股失敗的原因,歸之于7名高管,并宣稱要“血拼到底”。一場“斬首”行動悄然拉開。

    2014年春節后,山水水泥的7名前高管發覺,老張在查他們的賬。這是要整人的節奏。

    從3月開始,高管帶著職工股股東多次到巡視組上訪,指責張氏掏空企業:在行業整體良好的的情況下,企業利潤從2011年的23億元之下下滑到2013年10億元,并在2014年上半年出現虧損。

    至2014年6月份,雙方關系急劇惡化:作為7名維權高管之一的王永平,被遼寧本溪公安以涉嫌“虛開用于抵扣稅款發票罪”刑事拘留。而向本溪警方報案的人,正是他持有股份的山水。

    該案此后的變化,讓人深感蹊蹺。

    2014年8月22日,本溪檢察院下達了“沒有造成社會影響,不予批捕”通知書,并讓王永平家人下午4點趕到領人。但親屬趕到后發生變故,被告知正在開會;晚上9點鐘,親屬又被通知王已改為改為“監視居住”;9月1日,王又被批捕……

    在2015年2月,王被本溪市南芬區法院一審判處有期徒刑6年;但到2015年7月,本溪市中級人民法院撤銷該判決,以原判決認定部分事實不清為由,駁回重審。但時至今日,這個案子的二審仍未宣判,王不得不在拘留所里度過這個春節了……

    除了王永平,其他高管也不輕快。曾任山水水泥執行董事的董承田,也因山水集團的舉報被公安部門通緝,不得不出逃在外。這些高管們還被公開羞辱:他們被山水內刊《世紀山水報》指責為“害群之馬”;他們的照片被貼在工廠內、生活區,被稱為“在山水恥辱柱上的前中高層管理者”……

    在張氏開展“斬首行動”之際,維權高管和職工們也決定對張氏來個“釜底抽薪”。

    前文已述,維權高管和員工,是山水真正的“老板”。但另一方面,他們作為老板的權力被限制了,因為所有員工的持股都被老張托管。因此,在2014年8月份,維權職工一紙訴狀將老張上法庭,要求解除信托托管關系。

    各位看官也許會覺得,以小搏大,這是一場很難勝利的官司。但是,這場官司發生地,是香港(山水投資的注冊地位于香港),這注定是一場具有完全不同的歷程。

    而在這場官司還沒有結果之前,山水爭奪大戰的另一個主角要登場了,它就是行業另一巨頭——天瑞集團。

    第四章

    旁落:引來幫手埋大患,巨頭掃貨搶頭椅

    上回說到,張氏父子與維權高管及職工互相攻伐,戰局膠著。

    但是,在維權職工將老張告上香港法庭之后,老張已深感威脅。因為,如若他對職工們的股權代持被法庭解除,他在山水的權力將成為無源之水。

    因此,老張開始采取一些預防措施。在2014年10月,張氏主導,引入央企中國建材成為山水水泥第二大股東。

    引入中國建材,被外界視為老張在尋求幫手。但從后期據情來看,張氏引入中國建材,是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前文曾說,山水投資控制山水水泥。但實際上,這個控制只是“相對”控制,山水投資當時持有山水水泥的股份不過只有30.11%,并未超過50%,是相對控股而已。

    但30.11%的持股比例,已經比較安全。因為,如果其他人要挑戰第一大股東地位,必須增持超過30%。而只要增持超過30%,就會觸發要約收購,也就是向所有股東開放收購所有股份。

    但中國建材入股山水水泥之后,山水投資所持股份被攤薄至25.09%。這意味著,其他投資者可在不達到要約前,就拿下第一大股東的地位。

    首先發威的是亞洲水泥。中國建材入股后,亞洲水泥斥資9.05億港元在股票市場上掃貨。到2014年12月1日,亞洲水泥已經持有山水水泥20.90%,直逼山水投資的持股比例。

    但“天下功夫,唯快不破”,亞洲水泥出手還是太慢了。進入2015年,天瑞集團拿出50多億港元,大舉掃貨。短短4個多月,天瑞集團買了山水水泥近10億股,一躍成為第一大股東。

    天瑞成為第一大股東后山水水泥股權結構圖:

    至此,山水水泥的大股東地位旁落天瑞集團。張氏父子此時此刻的內心世界,外人無從體會。

    但令人疑惑的是,在天瑞集團大舉掃貨時,張氏父子、亞洲水泥、中國建材都在干什么?從2015年年初開始,山水水泥的股價從3.6港元左右,一路飆升至6.29港元。但似乎所有的對手,都沒有意識到天瑞在大舉掃貨。

    也許是股票市場的整體火爆,掩蓋了天瑞的行跡。當時,大陸及香港的股票市場處于癲狂狀態。而直到4月中旬,山水水泥收到天瑞通知,后者已經持有山水水泥28.16%的股份。此后,山水水泥停牌至今。

    天瑞砸了50多億的重金,殺入山水戰局,意欲何為?它與山水的維權大軍,會產生化學反應嗎?

    第五章

    巨變:張氏痛失托管權,安永控制“元老院”

    上回說到,山水水泥大股東地位旁落天瑞集團,時間是在2015年4月份。此時,山水投資內部仍戰局混亂,混戰的地點是香港法院。

    而香港法院的判決,讓大陸人“大開眼界”。

    前文已表,維權職工發起訴訟,要求解除股份代持。職工發起訴訟后,張氏施壓,要求他們撤回訴訟。期間,曾有489名原告發出信函,聲稱終止訴訟,隨后又有335人發出繼續訴訟的書面文件。香港的法官怎么看這樣的事情?

    “這是一場精心策劃的活動。對此,本人深表贊同,這是在對有關原告施壓”;“狡猾陰險,令人憂慮,因為它明顯涉及刑事犯罪”。

    法官還引用職工的信件:

    “在這樣的壓力下,[一位車間主管曾說過,如果他不簽‘撤訴通知’——就‘回家’,‘如果你回家,你這個年齡也不可能找到一份工作了’]于是他就他簽了。他的妻子患有嚴重的疾病,他自己也有一些健康問題,他每月的醫療費用相當大。他的收入是他家庭收入的全部來源。他違背自己的意愿簽署了通知書,但他仍勇敢地撤銷了該通知書。”

    法官因此判決說:“這不能不讓人猜想,被告在這方面做了手腳,狡猾地希望嚇跑“起訴人”。他是這項方案的唯一受益人,如果這件事成功了,他就會在公司之戰中更放開手腳并最終贏得這場戰斗。他一定直接或間接參與勒索并妨礙司法公正。”

    千算萬算,張氏一定沒有算到香港的司法環境會是如此。法官直斥,老張“可能認為他的‘諸侯令’在中國大陸暢行無阻,但他不應當自欺欺人地認為他在本司法轄區也能施行他的‘諸侯令’。”

    為限制“諸侯令”,香港法院在2015年5月20日頒布一項重要托管令:在最終判決之前,參與訴訟的職工股,將由獨立第三方安永會計師事務托管。而且,隨著后期更多職工加入訴訟,安永最終托管了山水投資45.63%的股份,張才奎控制的股份降低至36.11%。

    此后,安永逐漸成為最重角色,張才奎對山水投資的控制權岌岌可危。看看安永進入的股權結構圖吧:

    面對危機,張氏父子改變策略,開始懷柔。

    6月份,在濟南山水集團的大院內,張氏在企業大院內將上千萬元的人民幣壘成粉紅色的磚墻,現場回購山水投資股權。張氏還廣泛發動媒體宣傳,一時間引起輿論熱烈反響。

    這次收股不同,不是30年給錢了,也不是3年一個周期。但職工股們并不買賬,因為要變現,有個條件,先撤訴!撤訴成功后再拿錢。

    繞來繞去,變現不是目的,目的仍是官司、是控股權。從后來傳出的信息看,這次變現的出資方是中國建材。但中國建材計劃收購的比例僅有15%。如果成功收購山水投資15%股份,加上老張代持的36.11%,兩者合計將持有山水投資50%以上的股份。而一旦張氏、中國建材獲取絕對控股權,維權職工股將淪落至任人宰割的地步。

    張氏這一步,走得又準又狠,一旦成功,維權隊伍將土崩瓦解。同時,有了中國建材的相助,外部天瑞集團的威脅便不足為懼。

    關鍵時刻,香港法院再次出手:頒布禁令,禁止中國建材收購職工股份!

    而在老張收股之際,已經進駐山水投資的安永步步緊逼,先派出了3名董事,又提名兩名獨立董事且被通過。而張氏父子在山水投資只有兩名董事,已經失去對山水投資的控制。

    大股東旁落天瑞,對二股東的控制有被安永獲取,張氏還有什么牌可以打?


    首頁 上一頁 1 2 3 4 下一頁 尾頁 轉到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