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天瑞集團李留法的并購之旅
12月16日,同力水泥發布公告,天瑞集團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交易累計增持同力5%的股份,12月22日,1月8日,天瑞集團再度買入同力股份。半月有余,河南天瑞集團李留法掌管的天瑞集團已坐擁同力水泥逾15%的股份,超越國資背景的中聯水泥,成為同力水泥二股東。
公開資料顯示,天瑞集團是一家集水泥、旅游、鑄造、商貿物流等產業為一體的綜合性企業集團,是河南、遼寧兩省最大的水泥熟料供應商,2014年高居河南省民營企業百強榜第2位。但常被河南本土媒體冠以“水泥大王”的李留法的起步之道并不在水泥。
豫中大地的創業先鋒
汝州居洛陽之東,善商,自古就被稱為“商賈云集之地”。80年代中期,李留法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聯合五戶親朋,組建農民股份制合作企業—汝州市鑄鋼廠。
李留法的老家臨汝鎮與洛陽為近鄰。得此地利,從小作坊生產閥門起步,短短幾年時間,汝州鑄鋼廠就能與大名鼎鼎的洛陽拖拉機廠聯營。其生產的內燃機電機機殼(1噸重)一度占領全國70%的市場,在鐵路配件市場中站穩了腳跟。
隨著市場的不斷拓展,企業加工能力明顯跟不上,急需擴大加工生產規模。1993年11月,在改革開放的優惠政策和平頂山、汝州兩級政府支持下,李留法走出資本市場的第一步,兼并瀕臨倒閉的國有企業河南省豫西煤礦機械廠。彼時,民營企業兼并國企宛如天方夜譚,“蛇吞象”的經濟奇跡被河南日報報道后引起社會極大反響。時任河南省委主要領導,圍繞此事多次給予批示,通過社會論爭,統一思想,鼓勵并引導非公有制企業家參與公有制企業改革。李的一小步,推動了河南國有中小企業改制進程的一大步。
產能釋放后,天瑞集團迎來中國鐵路第一次大面積提速的良好機遇。許多舊貨車面臨改造,關鍵零部件需求量大,李留法下決心開發生產鐵路貨車搖枕側架。他帶領技術人員奔波于北京、上海、濟南各大鐵路產品生產廠家。經科研攻關和多方努力,汝州鑄鋼廠終于成為鐵道部全國唯一路外定點生產廠家。目前,天瑞鑄造產業已建設成為亞洲最大的火車配件鑄造基地,產能30萬噸/年,產品出口美國和獨聯體國家。
多元整合,集團發展
李留法在企業經營中,始終具有獨特的戰略投資眼光。在鑄造行業不斷發展壯大的同時,他又和著市場的脈搏,先后涉足了建材和旅游等產業,成果輝煌。
1994年3月,李留法正式涉足水泥行業,承包汝州鄉辦企業白云山水泥廠,出資建設兩條生產線,使設計之初的三條生產線全部配套,水泥產量提升5倍,企業短期扭虧為盈。
1997年通過競標獲得平頂山魯山縣石人山風景區50年開發經營權,現已建設成為5A級國家旅游風景區。
1998年,出資收購了倒閉的魯山縣梁洼鎮鎮辦白色水泥廠,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魯山縣安泰水泥有限公司。
1999年11月接管汝州磊裕水泥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產量達到60萬噸,創建廠紀錄,2001年產量84萬噸,超過設計生產能力。
盤活了一家家游走在破產邊緣的國營企業后,以鑄造、水泥、旅游等產業為支柱的天瑞產業版圖初具雛形,2000年天瑞集團應運而生。
遠謀未來,循環發展
此時,李留法又高瞻遠矚,精心規劃企業新一輪發展的藍圖。2004年,天瑞集團聘請北京國際工程咨詢公司專家進行策劃,確立了天瑞“以鑄造為基礎,以水泥為主業,以煤電為保證,以旅游為形象”的發展模式。水泥行業優先選擇在平頂山、新鄉、商丘和信陽等石灰石礦藏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大型熟料生產基地,搶占資源制高點。
正是這一招讓天瑞在河南水泥行業站穩腳跟,以至外部資本很難再在河南尋求建設大型熟料生產線的可能。靠兼并重組起家的中建材-中聯水泥進入河南后也只能偏安于豫西南,無法在黃淮平原,京廣、隴海沿線與天瑞和同力展開較量。
李留法在投入水泥產業之初,就積極探索水泥行業可持續發展。提出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作為民營企業天瑞水泥一直走在工藝和環保的前列,所有生產線均配備余熱發電項目。天瑞水泥是首批被世界水泥可持續性發展倡議行動組織(CSI)接納為成員的中國三家水泥公司之一。
據悉,天瑞集團是河南省第一家自主淘汰落后產能的水泥生產企業,總部汝州建設的日產5000噸熟料生產線是河南省首條新型干發水泥生產線。位于鄭州滎陽的日產12000噸帶18MW的純低溫余熱發電水泥生產線為河南省重點建設項目,是目前世界上投產最早、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產線。配套的100萬噸骨料生產線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更可將礦山廢料進行循環利用,平整后的荒山還可復耕。據該廠的某大型軟件供應商講,廠區池水清澈、綠樹成蔭,生產運輸現場幾無粉塵,很難想象是水泥工廠。
產業整合,共話未來
此次舉牌,有媒體指出天瑞集團僅表示看好中國證券市場的長期發展及水泥行業未來發展前景,基于對同力水泥的企業價值和前景的信心而增持該公司股份。其同時承諾,未來在法定期限內不會減持所持有的同力水泥股份。
而翻閱去年河南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出臺的《河南省水泥工業結構調整方案(2014-2017)》(以下簡稱《方案》)似乎能看出別的端倪。
《方案》中明確提出:推動同力水泥公司采取定向增發等方式逐步退出水泥領域。鼓勵大型水泥企業收購過剩產能。鼓勵上下游關聯企業聯合重組,延伸水泥產業鏈,有效促進資源優化配置。到2017年,培育出1-2家產能3000萬噸以上,礦山、骨料、商品混凝土、水泥基材料制品等產業鏈完整,核心競爭力強的企業集團;前3家企業(集團)的水泥熟料產能集中度達到75%以上,年產規模60萬噸及以上大型水泥粉磨站控制在150家以內。
在水泥產能嚴重過剩的大背景下,河南省出臺這一政策并不難理解。目前同力水泥在河南省熟料產能排名中位列第二,占河南省熟料產能的22.68%,產能主要分布在洛陽、駐馬店、新鄉和鶴壁地區,最近幾年盈利能力逐年下滑,去年僅盈利8000余萬元。《中共中央關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明確指出,國有資本加大對公益性企業的投入,在提供公共服務方面作出更大貢獻。作為同力大股東,河南投資集團在承接產業轉移、鄭州航空港經濟綜合實驗區、基礎設施建設等現實需要面前,退出水泥也許是一種必然選擇。
也正是基于以上原因,天瑞和中聯都看好河南水泥行業的發展前景。“一路一帶”規劃區、城鎮化進程、河南“米字”高鐵、水利工程和大量基建工程,為水泥行業提供了長久的驅動力。
天瑞與中聯兩家企業均是國家重點扶持的水泥企業集團,而天瑞水泥是唯一的非國有企業被國家工業和信息化部指定為中部地區兼并聯合重組的五大龍頭水泥企業之一。
《方案》中提到,到2017年,要培養出1-2家產能在3000萬噸以上的企業。假設,中聯水泥把同力水泥收購后,熟料產能是3292.2萬噸,恰好超過3000萬噸;假設,同力水泥被天瑞水泥收購,熟料產能將達到3720萬噸,也恰好超過3000萬噸。但是,讓中聯水泥的熟料產能從1602.7萬噸提到3000萬噸,與將天瑞水泥的熟料產能從2030.5萬噸提到3000萬噸,顯然后者更容易。1還是2,很大程度上將決定同力歸屬。
同時另有媒體指出,對于整個水泥行業,大規模的并購已經完成,水泥行業各龍頭企業區域競爭格局已經形成。未來,水泥業兼并重組將不再是以收購實體企業為主要手段,資本參股滲透可能將是今后的方向,大企業之間資本滲透,能夠使利益趨于一致,變競爭為合作。
善舞資本長袖,善于盤活資產的李留法,過往交出了諸多第一的滿分答卷。今次李氏是力求控股還是尋求合作,我們還不得而知,但是未來水泥行業強強聯合互相參股滲透是大勢所趨,無論誰入主同力都不能短期內撇下另一方。結果如何,我們拭目以待。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