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特水泥庫存高達2100萬噸,生產商進退維谷
據沙特阿拉伯媒體《沙特公報》5月18日報道,沙特水泥熟料庫存高達2100萬噸,政府雖宣布取消水泥出口禁令,但實際作用非常有限,生產商進退維谷。
文章稱,目前,沙特既有水泥(含熟料)產能為7000萬噸,2016年底前將新增700萬噸,中短期產能過剩率或達60%。由于產能嚴重過剩,國內需求嚴重不足,沙特水泥供大于求現象突出。水泥庫存自2014年7月以來長期高企,統計顯示,2016年3月,沙特熟料庫存水平為2100萬噸,是行業4個月的產量之和。
在水泥行業的不斷爭取下,沙特政府不久前宣布解除2008年以來長期實施的水泥出口禁令。對此,生產商抱有極高期望。但政策逐步實施以來,生產商普遍感到其實際作用非常有限。
一是從政策和稅收角度看,沙特政府將生產商的出口量上限定為各生產企業產量的20%,并征收水泥出口稅,稅額將彌補生產商享受的燃油補貼,并與之持平。
二是從財務角度看,解除禁令的最終效果是侵蝕生產商的利潤。財務專家分析后認為,征稅大大稀釋了企業的每股收益(EPS),將水泥出口運輸成本計算在內后,對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EBTIDA)的稀釋度高達30%。每噸水泥出口的現金利潤約下降40%,至每噸60-100里亞爾(1美元=3.75里亞爾)。加上運輸成本,預計水泥出口的噸現金費用較在沙特國內銷售高50-70%,達190-260里亞爾,這將侵蝕沙特生產商低于國際同行邊際利潤的大部。專家認為,綜合考慮上述因素,若目標市場價格平均為300-400里亞爾/噸,沙特生產商出口的稅息折舊及攤銷前利潤率約為30%。
即便如此,由于國內需求停滯,對生產商而言,出口仍是不錯的選項。然而,也門、埃及、卡塔爾、約旦、阿聯酋、巴林、東非和伊拉克等沙特水泥潛在出口市場市場競爭異常激烈。此外,還有消息稱,埃及正考慮將其7000萬噸產能中的10%轉移到也門,此舉將導致較大的市場價格下行風險。綜合考慮到庫存情況和地理位置,目前沙特五家主要水泥生產企業中,僅有納吉蘭水泥公司有可能向也門出口并實現盈利,其他廠商只有在清空熟料庫存或利用閑置產能時,才會考慮出口,導致生產商進退維谷。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