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獨家| 正文內容

    臺泥:中國大陸水泥發展之路

    臺灣水泥(簡稱臺泥)2006年在廣東英德投下第一條6000t/d 線,開啟在中國大陸水泥發展的進程。臺泥沒有海螺和中國建材的背景,也沒有兩家頻頻的大舉動,但在2008年榮登前12位置后(2008年產能排第7),一直保前8。2016年盡管有幾起空前大規模的整合,臺泥仍能穩坐釣魚臺。有一個指標值得注意,臺泥單線平均規模始終排位于第一。本文從多角度分析臺泥的發展路徑,供業內同行參考。

    一、產能規模二維擴張

    臺泥在大陸的發展模式,和國內大多數企業集團的發展模式相似。以時間、區域為二維坐標,只是在把握時間的進度和區域選擇有自己的特點:2008年,是臺泥產能密集投放時期,正值4萬億投資前期,是巧合還是功課在先,這只有臺泥董事長辜成允最清楚。但從辜董進入中國水泥市場后,在多次發表的演講中,辜董表示:非常看好中國水泥的大市場。進入初期,在廣東、廣西連下兩城,都是4×6000t/d 線生產基地,顯示出辜董的"狠勁",如此大的手筆,查了一下資料,只有海螺。

    臺泥熟料產能主要分布在華南和西南地區,華南建設期在2006~2009年,占到臺泥產能的50%;西南建設期在2010~2014年,產能占到31%,兩個地區構成臺泥的主市場,其他地區是延伸或機會市場。


    點評:臺泥在中國大陸的布局,正像辜董所言:是深耕細作,步步為營。這使臺泥在戰略布局上已和國內大企業站在一條起跑線上,為承受市場的起伏埋下了伏筆。非常清楚地記得,辜董早在五、六年前表示:一個企業不能只會做市場上行期,更重要的是要會做市場下行期。企業的戰略好壞在于,不是發展的戰略,而是如何退出的戰略。現在大家都看到,一些赫赫有名的企業,現在想退都很困難。

    二、適時新建、收購

    海螺以新建為主,中國建材以收購為主,走出各自成長、發展軌跡,成為中國水泥標桿性企業。拉法基、豪西姆是國際水泥大鱷,進入中國都是采取以收購為主。臺泥在臺灣是老大,來到大陸,左有海螺、中國建材等大企業集團,右有除西邁斯外的前6國際水泥巨無霸,都想在中國水泥大市場(中國水泥市場占全球水泥50%)一展手腳。


    臺泥面對這些強勁對手,起步就同海螺、華潤并肩挺進華南(廣東、廣西),都是大規?;亟ㄔO,臺泥在設備選型上,放棄在臺灣全套國外頂尖設備配置,而采用國內設備,和國內企業站在同一水平起跑線上,生產線完全采用新建方式,產能規模還大出一號,6000 t/d 線,在規模成本上欲一比高低。

    2006~2008年,4萬億前期,臺泥在華南兩廣投下各投下4×6000t/d 線,為4萬億落地可謂做足充分準備,不讓掙錢都難;2008年,在江蘇收購句容嘉新6000 t/d 線,邁出收購第一單,收購了沿江好資產,直接連通海外市場。

    2009~2011年,收獲季節,臺泥華南兩廣基地發揮作用。根據市場變化,臺泥決定兩條腿走路,收購、新建并舉,加快推進水泥的發展。

    2009年,收購昌興旗下優質產能,是臺泥發展中的重要舉措。應該說,這是至今為止在國內收購中,最具規模、質量最好的資產,而且還得到"海螺外"的團隊。規模擴大、區域擴張、團隊增強,收購昌興是一舉三得,為臺泥坐穩中國大陸市場錦上添花。

    2010年,進入西南,在重慶合川投下5000 t/d 線,開辟第二市場。其后,馬不停蹄,在貴州、四川,收購、新建同步,迅速在西南占有一席之地,和昆鋼、嘉華組建合資公司,在云南昆明、曲靖、保山布局。

    2012~,填平補齊,完成二線建設;補點收購,加強區域市場聯動效應。

    點評:臺泥在中國水泥市場表現有如下特征:

    1.      明確區域市場,布局主要在華南和西南,形成區域規模優勢,華南排名第3;西南排名第6。

    2.      根據市場變化,適時調整發展策略:

    2008年,4萬億啟動前期。新建為主;

    2009~2014年,市場高成長期。新建、收購并舉。即使新建,也是在收購基礎上新建,加強產能規模優勢,形成區域聯動。是存量上的增量,不是另起爐灶,完全新增。

    2015年,全國水泥產量負增長,調整策略,不再追求規模擴張。

    3.      以基地布局為主,大部分是雙5000 t/d 線以上配置,在市場上升期,有規模成本優勢。

    三、狠抓重點工程


    臺泥生產基地都具規模優勢,保供能力強,國家重點工程是其目標對象,期間,臺泥水泥大量應用在鐵路、公路、機場、地鐵、水利、橋梁、大型建筑設施項目上。

    臺泥英德廠、貴港廠、重慶廠、廣安廠、凱里廠、安順廠、港安廠、句容廠、福州廠,和這些項目做出貢獻。

    1. 潤揚長江大橋

    潤揚長江大橋位于江蘇省鎮江、揚州兩市西側,為中國第一大跨徑的組合型橋梁,其建設過程中攻克多項世界性技術難題。該橋全長為35.66公里,橋面平均寬31.5米(行車道寬30米),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設計。該橋是當時國內工程規模最大、建設標準最高、投資最大、技術最復雜、技術含量最高的現代化特大型橋梁工程,是中國第一座剛柔相濟的組合型橋梁。

    2. 泰州長江大橋


    位于江蘇省的泰州市和鎮江、常州市之間,東距江陰長江公路大橋57公里,西距潤揚長江公路大橋66公里。泰州長江大橋位處于長江江蘇江段的中部,直接連接著北京至上海、上海至西安和上海至成都等三條國家高速公路,在長江三角洲地區和江蘇省的高速公路網絡中起著重要的聯絡和輔助作用。工程全長62公里,全線采用雙向六車道高速公路標準,項目總投資93.7億元,用了主跨2×1080米的三塔雙跨鋼箱梁懸索橋,系世界首創。

     3. 余凱高速公路

    起于余慶長灣,止于凱里鴨塘,全長88公里。用四車道高速公路標準建設,設計速度為80公里/小時,路基寬21.5米,該公路將連通滬昆、廈蓉兩條國家高速公路。對沿線乃至黔東北、黔東南等地經濟將起到帶動作用。

     4. 溫福鐵路

    自浙江省溫州市至福建省福州市,全長298.4公里,由鐵道部、福建省和浙江省合資建設的國鐵Ⅰ級的雙線電氣化鐵路。途經浙江省的瑞安、平陽、蒼南,福建省的福鼎、霞浦、福安、寧德、羅源、連江,區間規劃設立11個火車站。

     5. 凱里黃平機場

    位于中國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黃平縣東坡農場,功能定位為貴州省旅游支線機場,主要服務對象為黔東南州居民和黔東南州旅游業。是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準立項建設的4C級民用機場。凱里黃平機場的建成對于打破黔東南州交通瓶頸,促進當地經濟騰飛有重要作用。

    結束語

    臺泥2006年投下第一條線,經過10年耕耘,已在:

    中南:廣東、廣西、湖南

    西南:重慶、四川、貴州、云南

    華東:江蘇、福建

    東北:遼寧

    10個省市區布局,熟料產能名列全國第7。

    臺泥在中國的發展策略可圈可點,與政策與時俱進。從規模擴張可分為三個階段:

    2006~2008年,同步海螺,完全新建,大規模生產線在廣東英德、廣西貴港建設4×6000 t/d 基地,生產線平均規模6000t/d,在規模上于海螺、華潤比肩。2008年收購江蘇句容嘉新5000t/d 生產線。

    2009~2011年,國家進入4萬億投資建設高潮,臺泥一手悶頭抓緊新建基地運行,調整在大陸的生產經營模式;另一方面改變規模擴張模式,轉而以收購為主,收購昌興、瑞安、港安3家港資背景企業,區域主要在四川、重慶、貴州和遼寧。

    同時,在收購基礎上,臺泥或是追加二線,或是收購后再建新線,江蘇句容、重慶合川、四川廣安、貴州安順,這種收購后的新建加快了臺泥在中國市場的推進速度。

    收購昌興是臺泥在中國發展水泥的重要里程碑事件。除了獲取產能規模以外,重要的是得到一批富有生產管理經驗的本土化隊伍,為臺泥坐穩中國大陸水泥業務打下了堅實基礎。

    2012~2014年,水泥進入產能全面過剩期,臺泥調整產能規模擴張速度,完成在貴州安順、凱里和四川瀘州的收購后新建建設;同時在湖南懷化、四川廣安收購金大地、鐵路兩家企業,和已有的生產基地對接,加強區域聯動。

    2015~2016年,水泥行業進入市場下行期,臺泥調整在中國大陸發展策略,不再追求短期實現1億噸熟料規模目標。目前在廣東韶關是最后一條新建線。


    本文從臺泥產能規模擴張和水泥市場應用兩個方面描述了臺泥的發展模式。臺泥作為一家具有外資背景的企業,如何能夠在中國立足腳跟并做大規模,保持穩定,樹立了一面標桿旗幟。

    臺泥沒有海螺、中國建材的大陸背景,也沒有拉法基、豪西姆的國際經驗,但確實在中國不僅做大了,而且邁入前列。

    臺泥不同階段的擴張,無論是在新建和收購都是一以貫之,新建、收購、收購后新建產能是三分天下。尤其是收購后新建,將收購、新建融于一身,做得最為積極。

    臺泥的區域擴張非常有想法,區域布局都是有所考慮:區域、規模、聯動是布局三要素。華南兩廣,西南和湖南,華東江蘇、福建,雖然不是完全成功,但都是以三要素為原則。

    遼寧是唯一的一個孤點,但從這個點也可看出臺泥布局的用心。遼寧昌慶是昌興打包收購的一條線,原計劃建設4條線,臺泥收購后,按兵不動,沒有在繼續擴大產能。2012年后,北方地區受到市場下行劇烈沖擊,遼寧首當其沖。至今只能"錯峰生產"來緩解市場下行,企業都深陷其中,產業陷入低迷。而臺泥在遼寧的產能僅占臺泥產能的3.6%,應該說臺泥在區域擴張非常成功,避免了區域周期困境。

    華南、西南是中國需求最好的市場,臺泥在這兩個區域的產能占臺泥產能的81.37%,生產線平均規模5000t/d。

    可以說臺泥在中國大陸的階段規模擴張、區域布局都有獨到之處,貼近市場、規避風險,與時俱進。臺泥在市場和大企業齊頭并進,處于市場競爭位置,但臺泥尊重國內大企業,積極溝通,在競爭、競合上做足了文章。


    [責任編輯:GC03]
    打印 | 標簽:發展,臺泥,大陸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