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構預測2014年CPI漲幅將達3.5%
已經進入2014年,但2013年經濟數據還差12月份的未公布。按照慣例,2014年1月中下旬,國家統計局將舉行新聞發布會,從數據切入,盤點2013年經濟形勢。
多家機構判斷,2013年12月份CPI同比漲幅有望跌回至“2”區間。 此外,有專家對記者表示,2013年全年通脹水平遠低于3.5%的政府控制目標,2014年通脹控制目標很可能還是維持在此水平,但2014年的通脹壓力恐將大于2013年。
2014年控制通脹壓力增大
根據商務部和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預計2013年12月食品價格環比上月有1個百分點左右的上漲。但由于翹尾因素歸零,反映在物價上并不明顯。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高級宏觀分析師唐建偉預測,2013年12月CPI同比漲幅相比上月明顯回調,漲幅將回落至3%以下。
聯訊證券宏觀分析師楊為敩告訴記者,CPI增速下降明顯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菜價回落較快,并且和歷年菜價在年底的季節性上漲相比,2013年菜價旺季不旺的特征十分明顯。
交通銀行報告稱,初步判斷2013年12月CPI同比漲幅可能在2.4%~2.8%左右,其他一些機構的判斷也十分接近。
2013年一直處于負增長的PPI在12月仍然面臨轉正難,但海通證券分析師姜超預計,由于油價上調、煤價反彈,12月PPI較11月環比上升0.2%,同比降幅將縮窄到1.2%。
此外,唐建偉還表示,從我國物價運行的周期看,2013年物價已經進入新一輪上升周期的初期,2014年將是物價上漲周期的第二年,根據經驗,物價高點往往在上漲的第二年出現。他稱,考慮到當前經濟運行中仍存在一系列推動物價上升的壓力,因此預計2014年CPI同比漲幅可能相比2013年略有擴大。
瑞銀證券報告指出,盡管經濟增長有所起伏,但近年來勞動力市場一直情況良好,名義工資保持兩位數增長,單位勞動力成本穩步上升導致服務成本也呈快速上升態勢。報告稱,這本質上都屬結構性通脹壓力,中期內或將延續,從而會持續推高通脹水平。2014年CPI漲幅預計將從2013年的2.7%左右上升至3.5%。唐建偉還提示了水電氣價格改革,以及由土地價格上漲帶來的相關房地產價格上漲等可能的物價上行推手。
有看漲者亦有看空者,中信建投報告就認為,2014年翹尾因素高于2013年和2012年,但考慮到經濟增長中速運行,貨幣供給處于減速區間,美元走強抑制大宗價格表現,豬周期復蘇乏力,糧油價格平穩,都將使得通脹成為強弩之末,不宜高估2014年通脹壓力。
其預計2014年通脹水平與2013年持平,約為2.7%左右。從季度分布上看,二季度為CPI高點。
2013年四季度GDP或小幅回落
同時,繼2013年12月官方制造業PMI降至51點,低于市場預期后,1月2日披露的匯豐PMI終值也跌至3個月最低的50.5,但與初值一致。其中,新出口訂單經歷3個月擴張后再度回落到50下方,報49.1。
對此,匯豐大中華區首席經濟學家屈宏斌認為,盡管新訂單回落,產出放緩,但新訂單分項指數和PMI指數仍保持在50以上,顯示增長擴張仍在繼續。他指出,PMI回落的原因是冬季基建活動放緩、外需訂單季節性回落,以及企業補庫存活動的放緩。
屈宏斌指出,前瞻的看,2013年三季度這輪制造業活動回暖趨勢仍將持續,原因一是外需整體回暖可能對未來出口構成一定支撐;二是內需仍保持平穩,未來增值稅改革及消費潛力都有助支持短期增長;三是通脹壓力仍溫和,改革擴張空間仍充裕。
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數據的下滑可能持續。野村證券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張智威指出,PMI回落印證了經濟增長勢頭已減弱,預計2013年四季度GDP增速將放緩至7.6%。
回看實體經濟,作為主體的工業表現也不太樂觀。工信部近期公布的2013年中國工業通信業運行報告中,預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2012年增長9.7%左右,低于年初10%目標。
報告指出,國內經濟回升基礎仍不穩固、產能過剩矛盾突出、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生產經營困難依然突出,工業推進提質增效升級的任務緊迫而艱巨。我國工業已由過去的高速增長期進入到了以結構調整為主的中高速增長新階段。
國海證券固定收益研究中心陳瀅認為,近期經濟反彈力度有所減弱,預計2013年四季度GDP同比增長7.6%,全年GDP增速也為7.6%。
楊為敩分析認為,2013年四季度GDP增速將比三季度略有下降,GDP已經處于短周期的底部區間,2014年一季度增速可能比2013年四季度略有下降,一季度后有望企穩回升。
“本屆政府提出了要確保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的政策要求。2014年一旦出現經濟下行壓力時,政府仍會通過適度的政策刺激來確保經濟增長不跌出下限。”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認為。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