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營企業是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中堅力量
“一帶一路”建設備受資本市場關注。
全國政協常委、正泰集團董事長南存輝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專訪時指出,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一帶一路”建設體現了我國的全球戰略創新,是中國夢的延伸,有利于推動區域經濟合作和共同發展,促進人文交流與地區和平穩定。
南存輝分析,包括民營企業在內的中國企業是實現這一戰略落地的中堅力量。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可加快民企“走出去”進程,提高國際競爭力,有效應對經濟新常態,且可淡化我國企業海外投資的政府色彩,避免外界過度解讀和誤解,其獨特作用不可替代。
南存輝建議,當前和今后一段時間內,可從五個方面發力,積極推動民營企業參與“一帶一路”建設。
創造公正、透明的競爭環境
《21世紀》:如何增強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信心和力量?
南存輝:中央非常重視支持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去年11月中央財經領導小組第八次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帶一路”建設“鼓勵民企參與”,同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也明確指出“一帶一路”建設“歡迎民資參與”,今年2月“一帶一路”建設工作會議對重大事項和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讓廣大民企倍感鼓舞和振奮。建議國家把“鼓勵民企參與”落到具體政策層面,在制定國家層面總體規劃時,制定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相關專項規劃,加強政策引導和政策支持,并對帶動作用強、發展貢獻大、國際合作水平高的我國境外園區企業給予獎勵支持。
《21世紀》:相比之下,民企在參與大的國家工程項目的時候,比較擔心能否得到公平對待。應該如何化解這種擔心?
南存輝:我認為,應該優化項目供給和服務,為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創造公正、透明的市場競爭環境。
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最核心的要素是“項目”建設。建議各地對民企境外投資情況進行全面調查摸底,全面摸清民企跨國生產經營各項數據,做好相關指標的統計、分析工作,建立民企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投資的重點項目庫,完善投資重點項目的跟蹤服務制度,協調解決民企對外投資重點項目各類問題,提高項目審批效率和服務質量,加快境外投資行政審批制度改革步伐。為企業員工辦理因公護照、簽證等進出境提供更加快捷的服務。
開辟多元化投融資渠道
《21世紀》:融資難是不少民營企業面臨的一個困難,應該如何為民企參與“一帶一路”建設開辟多元化的投融資渠道?
南存輝:歷史和現實證明,沒有強大的金融力量,各方面很難“走出去”,多渠道投融資支持是項目落地的關鍵因素。具體可以從三個方面著手:
一是要加強金融支持,推動民企產業資本與金融資本有效銜接。加快金融系統服務改革,把巨大的國家外匯儲備的使用和“一帶一路”建設結合起來,“絲路開發基金”和亞洲基礎設施開發銀行要創新信貸機制,對民營企業給予政策性融資支持,幫助解決資金短缺和投資目的地跨境支付等問題。
二是鼓勵支持民企資本組建“巨人式”聯合投資機構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推動建立民企聯合投資機構(如中民投、浙民投),允許并支持它們參與“一帶一路”相關重大基礎設施投資及海外并購。
三是積極探索建立“一帶一路”股權投資基金。由政府牽頭,金融機構跟進,民間資本參與的方式,探索建立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基金、中小企業海外投資基金等發展,努力形成層次多樣、形式豐富的海外投資發展基金體系,把分散在民間的大量現金轉化為資本。
實際上,由外匯儲備、中國投資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進出口銀行、國家開發銀行共同出資的絲路基金有限責任公司已于去年12月29日在北京注冊成立。但該基金是以外匯為主的對外投資基金,比一般PE(私募基金)投資期限更長,項目中長期要體現合理回報。
強化海外投資風險防控
《21世紀》:“一帶一路”涉及到很多海外項目,應如何強化海外投資風險防控力度,為民企牽頭建立境外工業園區提供更堅強的保障?
南存輝:考慮到民企因海外投資經驗相對缺乏、境內外市場相對隔離、文化差異和信息不對稱等因素,民企海外投資可能遇到的風險或困難,政府要及時給企業提供相關保護和溝通服務。
首先,要重點推進政府保障機制建設。加快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談判合作步伐,簽訂高水平的投資保護協定。
其次,要盡快出臺《境外投資法》。以立法形式對對外投資的準入、企業行為規范、責任追究等相關事宜以法律形式明確規定,引導對外投資有序開展,直接有效保護民企。
再者,要加強風險防范指導服務力度。為企業境外投資提供政策咨詢、項目選擇、風險評估、融資、海外就業、稅收服務等全流程服務,指導境外園區企業完善貿易摩擦預警和應訴、知識產權爭端解決等機制。
《21世紀》:在構建民企參與“一帶一路”戰略的開放合作新格局的過程中,商會協會等民間組織可以發揮哪些作用?
南存輝:商會協會等民間組織作為第三方力量,其作用重大。如2014年浙江省商會組織開展“攜手浙商-絲綢之路行”活動,與印度工商會聯合,上百家浙江和印度的民企熱情參與,雙方達成25億多美元的經貿合作協議。政府要加大支持商會協會等民間組織的力度,加強財政資金傾斜,充分發揮多邊雙邊、區域次區域合作機制和平臺作用。
最后,民營企業必須發掘和準確把握自身優勢,實現自身優勢和區域優勢資源及要素的結合,形成比較優勢和競爭優勢,將“一帶一路”的國家戰略轉化為實實在在的屬于自己的市場發展機會。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