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臺泥年終盤點
戰略經營篇

臺泥大事記Top1
啟用全新標識 定義未來發展
在臺泥集團2017年度第三季的法人說明會上,張安平董事長正式向與會者闡釋臺泥集團轉型升級的藍圖,宣稱未來臺泥將不只是水泥制造與銷售公司,而是要成為以水泥為工具,專門處理大自然與人類復雜關系的綠色產業公司。同時宣布,臺泥將啟用全新的形象標識(logo)以定義未來十年的發展。
臺泥大事記Top2
張安平接任臺泥董事長一職
因臺泥前董事長辜成允不幸意外離世,張安平于1月23日正式接任臺泥董事長一職。

臺泥大事記Top3
臺泥新聘總經理 加快智能管理與國際化腳步
臺泥董事會于5月中旬通過,新聘匯豐銀行臺灣區總裁李鐘培為臺泥新任總經理, 以加快國際化腳步、深化智能管理、最大效能整合發揮集團資源。通過此項任命,臺泥實現將董事會與經營權分離,落實專業經理人制度。

臺泥大事記Top4
臺泥榮膺“臺灣并購金鑫獎”三個獎項
12月20日,在臺灣并購與私募股權協會所舉辦的“臺灣并購金鑫獎2017年度頒獎典禮”上,臺灣水泥公司并購香港臺泥國際集團并下市一案,榮獲“年度最具代表性并購獎”、“最佳創意并購獎”與“最佳海峽并購獎”三個獎項。這次的并購案象征著臺泥走向國際化的起點。
環保公益篇
臺泥大事記Top5
碳捕捉技術繼續發力 未來五年有望實現商業化
7月下旬,臺泥與工研院合作研發的鈣迴路碳捕獲技術成果發布會在臺泥和平廠區舉行。張安平董事長在會上指出,目前碳的捕獲率已逾90%,碳捕捉成本已由每噸45美元降到30元。臺泥將針對該技術養殖的微藻,建置20公頃大型戶外養殖場,預估一年可為臺泥省下約4,800公噸,這讓臺泥向零排放目標進一步挺進。

臺泥大事記Top6
臺泥20所“士敏學堂”筑夢海峽兩岸
10月24日,臺泥集團“士敏學堂”公益行動項目正式在廣西貴港覃塘區覃塘鎮姚山小學、遼寧鞍山市北星學校同時啟動,這是臺泥連續第四年在大陸地區開展兒童教育公益活動。今年,臺泥新增9所“士敏學堂”,遍布于廣西貴港、廣東英德、遼寧鞍山、湖南懷化和靖州、重慶、四川華鎣和臺灣花蓮等地區,新建規模為歷年之最。至此,臺泥在海峽兩岸共開展20所“士敏學堂”,累計受惠學生家庭逾3000戶。

臺泥大事記Top7
打造植物界的“諾亞方舟”
7月26日上午,深圳市中科院仙湖植物園與臺灣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聯合保種基地揭牌儀式在仙湖植物園隆重舉行。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是世界上最大的熱帶、亞熱帶植物保種中心,當前以31182種的收藏規模冠絕全球,被譽為植物界“諾亞方舟”。仙湖植物園是其在大陸的首家合作單位,此次聯合保種基地落成,對于雙方在植物保育、環境保護及植物科研方面均有重要意義,也是海峽兩岸共同進行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合作典范。
臺泥大事記Top8
臺泥踐行社會責任屢獲殊榮
11月下旬,臺泥榮膺五項臺灣企業永續獎:“傳統制造業組TOP 50企業永續獎”、“傳統制造業組CSR報告書銀獎”,以及單項績效類的“社會共融獎”、“氣候領袖獎”、“循環經濟領袖獎”。早前5月,臺泥又因辜嚴倬云植物保種中心獲得第十三屆臺灣《遠見雜志》CSR企業社會責任獎杰出方案之環境友善組楷模獎。這些獎項是對臺泥長期以來踐行企業社會責任,回饋社會的肯定。
員工關懷篇

臺泥大事記Top9
2017大陸校園招聘圓滿落幕
10月上旬,臺泥正式啟動秋季大陸校園招聘會。短短的兩個月里,臺泥陸續走進武漢、長沙、洛陽、西安、綿陽、南昌、馬鞍山、南寧、桂林,在25所高校和職業技術學校成功舉辦了31場專場和雙選會,并與應屆生展開良好互動。
臺泥大事記Top10
歡樂家庭日 共享綠能生活
8月中旬,500名身著鮮艷臺泥紅色短袖T恤的臺泥人攜其家人,在臺北市成功高中體育館里一起參加了主題為“綠能生活,由泥領航”的臺泥家庭日活動。各式各樣的團體趣味游戲、競賽促進了員工之間的情感互動,潛移默化地提升企業的凝聚力與向心力。
每個臺泥人,都是臺泥歷史的見證者。
讓我們一起回望這一年的變化,
期許更美好的未來!
“The Future Is Worth It.”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