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建構“環保產業價值鏈” 臺泥發力垃圾協同處置
根據“十三五”規劃,3年后,國內水泥窯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比率由今年的2%,大幅提升到10%~15%,市場估商機可達人民幣數百億元,臺泥、亞泥等臺資水泥企業可望受惠,將成另一生財之道,臺、亞泥均表示會向政府提出申請,預估可創造數十億元的營收。
依統計,大陸1年燒掉垃圾超過4200萬噸,占所有垃圾總量的25%以上,若以目前委托水泥廠焚燒費用每噸約165元計,每年可創的商機高達400億~500億元。
臺泥目前在大陸共有24個水泥窯,位于貴州的安順廠已在2015年取得與當地政府的協議,進行生活垃圾協同處置,而正在建廠的廣東韶關廠,也已與當地政府簽定意向書。
協同處置生活垃圾,正是臺泥積極建構“環保產業價值鏈”的一環;臺泥指出,目前全大陸僅有不到40線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的水泥窯投產,占水泥廠新型干法懸浮式預熱機熟料生產線總數的2%,年處置垃圾只有約400萬噸,不到焚燒垃圾量的9%,看準此一市場的潛力,臺泥將全力沖刺。
目前臺泥貴州安順廠與當地平壩縣簽訂25年政府付費營運合約、每日處理當地生活垃圾200噸,下一個則是廣東韶關;臺泥指出,將把現有其他水泥窯增加設備與當地政府協議,爭取協同處置生活垃圾營運合約。
除營運合約實質金額補貼外,水泥業者估,以1條日產5000噸水泥熟料的生產線,每年可處理垃圾12.4萬噸生活垃圾,可年節約1.35萬噸標準煤;實現減排二氧化碳約3.4萬噸,減排二氧化硫1890噸。另外,在生產原料成本上,如煤炭、余熱發電、灰渣再利用等算進去,每噸約可節省新臺幣10元以上。
商機龐大,亞泥也指出,利用水泥窯高溫焚燒地方生活廢棄物或事業廢棄物的商機,可說是水泥廠多余的獲利,又對企業形象加分,亞泥已將江西、武漢等廠區增加設備,爭取與各地方政府合作,積極投入協同處置生活垃圾市場。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