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獨家| 正文內容

    臺泥,走向環保產業的必由之路 (3)

    ——訪臺泥董事長張安平
     
    張董事長解讀臺泥轉型環保
     
    7月8日張董事長約見2017 臺泥集團媒體寶島環保行一行,他如下說:
     
    近二十年來,在辜成允前董事長領導下,臺泥擺脫傳統產業包袱,克服政府更迭與外在環境轉變,秉持“誠信、互惠”的儒商精神,實踐“環保不是成本,是責任”的核心價值觀,成功轉型成為跨足水泥、化工、電力、航運、制藥、廢棄物再處理利用等領域的全球性企業。不僅在公司經營上注重股東權益,更深深體認到企業永續經營與社會環境發展息息相關,企業存續與經營更要能適切地響應社會大眾,尤其如何完善環境的循環機制與再生,是臺泥長期關注的焦點。未來如何將辜成允前董事長的儒商精神與環保理念大步推進、發揚光大,向“環保服務公司”轉型,就是臺泥的首要工作。
     
    1 了解臺泥在不同行業的要素
     
    臺泥是一家很大的公司,產生的問題非常多。臺泥也不是單一業務公司,大概涉足12個行業。任何一個人跳進完全不同的12個行業,也是需要時間去了解。我1974年開始工作到現在40多年,哪一段時間讓我覺得壓力很大,其實就是今年接手臺泥的前三個月。在前三個月里,我不停地看資料,不停地了解所有公司,不停地在學習。雖然40多年我做過不同公司,但是沒有做過這么多不同的行業。從行業里面我要吸收很多東西,然后從中學習,我一直認為任何一個行業里面都會有幾個要素,幾個千萬不能去做的要素。這部分花費了我一些時間去思考,到現在為止,也不是每個行業都看到答案,我覺得這可能是對我最辛苦的一部分內容。
     
    董事會對我來講倒是還好,董事會基本上對我的支持是夠的。我們開展私有化,董事會百分百支持,前三個月我大概每天都在辦公室,沒有一天準時回家,除了旅行以外,我大概每天回家都是10點鐘以后。在同事們的幫忙下,現在比最初對臺泥不同的業務有七八成的了解,會稍微輕松一點點。
     
    2 水泥窯協同處理的問題和前景
     
    焚化爐和水泥廠燒垃圾的差異
     
    水泥廠沒辦法解決所有都市的垃圾問題,因為水泥廠不接近都市,焚化爐就成為早期的選項。焚化爐有電力補貼,燒垃圾比較容易上手。但后期的爐底渣和飛灰的處理在各地省市不盡相同,有些省市考慮的沒有那么周全,在臺灣也是一樣。 
     
    我們陸陸續續發現,早期爐底渣的處理就是掩埋,掩埋不到位的話,現在就出現問題。水泥廠處理最大的好處,第一是溫度高,所以造成二次污染機會少;第二是不產生任何爐底渣。 
     
    水泥廠解決垃圾焚化發電的爐底渣問題
     
    垃圾焚化發電其實不是一個很好的方式,會造成更大的二次污染,而且是在不知不覺中污染,因為它將重金屬的一些毒性更加集中。眾所周知,垃圾焚化是一個相當大利益的存在。而且這個利益是存在地方上,也不是那么容易打破,也不是我們有能力去打破。我們只是對地方政府說:我們提供一個選擇,愿意來解決這個問題,愿意解決爐底渣和飛灰。 
     
    所以,用水泥廠來解決爐底渣問題。在貴州安順廠,爐底渣進到窯里面汽化燒掉,這個汽化的過程,在廠里就解決了。
     
    RDF(垃圾衍生燃料)
     
    RDF是替代燃料,就是將垃圾轉成燃料。現在大陸、臺灣做的都還不夠多,在世界歐美幾個大廠,替代燃料可以做到50%。聽同業告訴我,在英國某一個水泥廠,90%是替代燃料,這個非常了不起。如果能做到90%,可以處理多少垃圾,省下來多少煤,煤省下來就是減少二氧化碳。
     
    不是每一個城市旁邊都有水泥廠,你收來垃圾的部分處理后變成燃料,再將燃料送到水泥廠,這就是RDF(垃圾衍生燃料)的作法。這是剛剛開始做,我覺得遲早會走這條路。從歐美來講, RDF的量很大,每個城市里面產生的垃圾非常多,當然主要就是需要將廚房垃圾和普通垃圾分開,這個問題要解決。
     
    要把垃圾固化,變成RDF變成燃料,這是一個未來10年,20年可持續做的項目,而不只是把垃圾當場焚化掉,變成RDF后就可以進入水泥窯。
     
    RDF在歐美進展得比較好,不知為什么在亞洲進行得就比較吃力。一方面我們業者有責任,沒有意愿真正強力去溝通;另一方面在百姓和政府。臺泥剛剛開始走這路子,希望給我們12個月,看看有沒有機會做出一些成效來。
     
    垃圾的跨界問題
     
    焚化爐后期的處理,臺泥也一直在進行,最大的問題我相信臺灣和大陸一樣。是跨城市、跨邊界產生的問題,沒有一個城市希望另外一個城市垃圾或者廢棄物搬運到這邊來。這就需要地方與地方之間協調,或者是國家部門參與進來協調。因此,這是一個大的問題。臺泥不論在窯方面的焚燒或者焚化爐的焚燒都有相當多進展。現在最大的好處是,百姓們開始認識到垃圾焚燒問題的產生,以往是沒有看到,百姓不了解。垃圾已經在20年前開始產生問題了,它的處理方法只是短期效應。
     
    我們也在希望開發RDF,因為臺灣水泥窯大部分在東部,垃圾的產生是在西部。不可能用垃圾車從西部運到東部去,一定是在城市旁邊收了垃圾,把它分類固化,干化以后送到水泥廠再燒掉。把爐底渣、飛灰的部分都處理掉。這個部分需要一些城市跟城市之間的溝通和互相諒解。東部人口少,垃圾也比較少。西部垃圾過去后就會產生一些沖突,這個就需要政府的參與來解決這方面問題。
     
    水泥業會面臨碳交易挑戰
     
    很清楚,水泥業務要回歸到環保業,水泥環保達到的標準,要看的不是現在,而是看幾年以后。我們任何技改是要考慮到幾年以后,如何去面對國家標準向上的提升。
     
    我覺得五年之內,甚至在更短的時間,碳交易會出現。碳交易會完全改變整個中國大陸的水泥生態,這個部分必須要學習,如何面對碳交易的來臨。我們要重新審視一下現有的水泥布局,使其更加合理。
     
    3 向“環保服務公司”轉型
     
    地下和地球表層的二氧化碳
     
    垃圾,如果不處理也會產生二氧化碳;埋掉后腐爛也會產生二氧化碳。為什么二氧化碳會產生巨大的問題,人類如果不從地下挖煤或者采油,其實在大氣層中增加二氧化碳是不大的,只是地球表層間的交換,為什么北歐燒樹并沒有增加二氧化碳,因為二氧化碳已經存在地球表層上,它的整體是不變的。
     
    垃圾是在地球表層上面產生二氧化碳,而不是從地下挖出來,是不會增加二氧化碳的。現在地球上二氧化碳的增加,很可能是未來世界環境所面臨的最大風險之一。廢輪胎也一樣,也是在地球表面上已經存在的物質,只是不同的存在形式。燒掉廢輪胎,燒的時候產生二氧化碳,本身已經存在地球表面上,而不是在地下。人類在地球能夠生存主要一個原因,就是很多的二氧化碳被埋在地下。如果現在把深藏在地下的二氧化碳(煤、石灰石、油等)再挖出來,風險就來了,氣候的風險就出來了,地球表層就容不下了。
     
    二氧化碳減量是我一直考慮的問題,也是臺泥轉型環保的初衷。我不是專家,但這是一個大邏輯。
     
    臺泥為轉型已開展的業務
     
    自1983年起,臺泥公司就開始利用水泥窯1,300度高溫燃燒的特性,每年為臺灣各產業處理廢溶劑、氟化鈣污泥、火力發電廠煤灰、凈水廠污泥、工程廢土約100萬噸。1992年更積極投入環保事業,旗下的達和環保目前在臺灣營運8座垃圾焚化廠,8座污水處理廠,服務人口占全臺28.2%。臺泥在大陸貴州省的安順廠,自2015年12月起,利用水泥窯高溫分解二噁英,已經實現水泥廠協同處理都市垃圾的營業模式,這項為期25年的運營合約,由當地政府付費委托臺泥,每天能處理200噸生活垃圾;相同的環保服務項目,也在廣東省韶關廠積極布建當中。
     
    “環保服務公司”的綠色價值鏈是市場競爭利器
     
    上述的“環保轉型”,非但有效為我們居住的地球達成廢物利用、循環永續的目標,更為臺泥集團開創嶄新的營收模式。臺泥公司從污水處理、廢棄物清運、垃圾焚燒發電、水泥生產、水泥窯協同處理工業廢棄物,一路到二氧化碳捕捉、微藻養殖、蝦紅素提煉與相關商品研發等,完整打造“環保一條龍”的循環經濟體系。而這一整套的綠色價值鏈營運技術,也將是臺泥在臺灣、中國大陸,乃至于全世界的競爭利器。未來,臺泥公司將從水泥生產制造商,逐步轉型為一家“環保服務公司”。
     
    進入能源領域的考慮
     
    綠能方面,臺灣當局已經很清楚地講,希望在2025年去核能,核能占基礎發電在17~18%。我們所講真正意義綠能,是太陽能,風能,它們是沒有辦法取代基礎發電的。在綠能方面涉獵還不夠深,剛開始學習。太陽能,風電都有其關鍵性的東西。唯一可以學到的方法:就是自己去做,別人教不會。這么多年來陸陸續續做了很多東西,都是自己去嘗試、去學習、去做。我們會進入綠能,甚至希望能夠進入地熱發電。
     
    地熱發電比較復雜,大部分臺灣有地熱資源的地方都是國家公園,國家公園搞發電廠會很麻煩。冰島,天時地利非常好,從地下噴出來就是蒸汽,可直接用蒸汽發電。大部分的地熱其實是溫差[1]的地方,溫差的地方就是用水發電,其實用溫泉發電的講法。溫泉發電的話,把這么大量水抽出來以后不注射回去會造成塌陷問題。國家公園比較復雜,這個部分還需要跟政府去解決這個問題。可是你說地熱發電的量大不大?很大。美國是全世界最大的,在落基山山脈中間。菲律賓在這方面也做的很厲害,很多國家都在做。地熱是唯一可以變成基礎發電的東西,臺灣還在起步當中,我們也希望在起步當中陸陸續續學習。
     
    [1]:溫差熱發電技術是一種利用高、低溫熱源之間的溫差,采用低沸點工作流體作為循環工質,在朗肯循環( Rankine Cycle,RC) 基礎上,用高溫熱源加熱并蒸發循環工質產生的蒸汽推動透平發電的技術,其主要組件包括蒸發器、冷凝器、渦輪機以及工作流體泵. 通過高溫熱源加熱蒸發器內的工作流體并使其蒸發,蒸發后的工作流體在渦輪機內絕熱膨脹,推動渦輪機的葉片而達到發電的目的,發電后的工作流體被導入冷凝器,并將其熱量傳給低溫熱源,因而冷卻并再恢復成液體,然后經循環泵送入蒸發器,形成一個循。
     
    4 環保不是成本,是責任
     
    對環保要有擔,要有責任
     
    環保問題,以往美國在驅動這個事情,現在反而是中國大陸在驅動這個事情,這是好事。為什么每個事情都要美國去領導,我覺得中國大陸不論在外貿方面,自由化方面,開放度方面,尤其是在外貿方面,和各國家交往的強度已經超過美國。
     
    我覺得這是一個大國要走的路,環保是一個大國要做的事情,本來美國是領導,現在反而往后走了,我覺得這個對中國大陸是一個非常好的事情。我認為,碳交易應該執行。因為這絕不是我們這一代十年的事情,甚至是五十年。希望看得更遠,二氧化碳造成這個世界氣候變暖,產生溫室效應,我個人是相信的。
     
    為什么臺泥在花時間做二氧化碳,碳捕捉其實是一個昂貴的投資,成不成功也不知道。但我覺得這是必須要做的,這是責任。
     
    在任期間:不做利益極大化,要做環保
     
    我每一次在開會的時候講兩件事情:
     
    一個公司的存在,不是要利益極大化。因為當你做一件事情利益極大化的時候,你一定會放掉其他東西,問題是你放掉的東西值不值得放。我跟同事講,在我任臺泥董事長時期,我不會以利益極大化作為我的最終目標。
     
    我講環保理念,不是在于我會不會因環保問題被抓,而是我不該做的就不會去做,并不是只要不被抓就可以不做,要用心去做好環保。我跟所有的同事講,這個理念要執行下去,是全員每一個人,包括我們的主管,每一個同仁從心里就要認識到環保是應該做。所以我在這次股東大會上講,已經不只是責任。以前講環保是責任,我加了兩個字“不只”是責任。對我來講,臺泥有很多不同的東西,我必須想一下,我同時在做這么多不同的東西,效益也好,合理化也好,是不是要做一些調整,這個構思還在進行中。
     
    做事情,要有所為,有所不為。不該做的事情不要做,做的事情其實是利眾而不是唯利己。利眾并不表示不利己,可是唯利己的事情少做,傷到別人的事情更不要做,這是很簡單的講法,中國人一個字“仁”就解決了。
     
    5 布局未來,接軌世界
     
    臺泥集團企業版圖橫跨水泥、電力、化工、航運、環保、橡膠、制藥等十多行業,水泥部門在中國大陸長期深耕,歷經建廠、并購,已站穩市場排名第七;然而,其成長空間受兩岸景氣循環影響甚大,市場已經嚴重飽和而競爭激烈。因此,整合資源、走向世界,成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公司”將是臺泥集團下一階段的努力方向,“能效、環保、全球化”就是臺泥全體員工要努力實踐的戰略目標。
     
    獲利極大化不再是公司經營的首要目的,臺泥接下來要致力創造的是一種“良性循環”,從產品制程節能減碳,二氧化碳捕獲及再利用,水泥窯協同處理民生與工業廢棄物,一路到綠能發電,以及地球植物多樣化保育等。為了建構一個值得期待的美好未來,要將眼光放遠,看重長期利益,從此刻起就必須加大研發投資能量,厚植環保綠能科技實力,從產業創新出發,奠定永續發展的基礎。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