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山水集團減虧20億扭虧為盈
山水集團12月14日在濟南總部召開新聞發布會,通報了山水集團新一屆董事會和領導班子接管企業近一年來的生產經營情況。截至到11月底,山水集團已實現扭虧為盈,同比去年減虧20億元。
山水集團副董事長宓敬田告訴記者,通過近一年的實踐證明,山水集團新一屆班子的經營成績獲得同行業的尊重,獲得政府以及行業協會的信任和支持,更沒有辜負集團2萬多名干部職工的期望。”
扭虧目標提前實現
2015年12月,山水集團新董事會成立,2016年1月實現對包括集團總部在內的100多家公司的全面接管。
宓敬田介紹,接管后的山水集團可以用“一片慘淡”來形容。多數企業已陷入癱瘓狀態,賬面資金只有幾千元,欠繳電費,拖欠工資,欠繳職工保險等問題普遍存在。而當時企業外部環境也不容樂觀,全行業產能過剩嚴重,企業間競相低價傾銷,虧損經營。新領導班子上任伊始,恢復正常運營秩序、開展生產自救成為當務之急的頭等大事。
今年2月19日,山水集團召開年度工作會議,客觀正確分析和對待面臨的復雜困難的形勢,正視困難,勇于面對,確定集團全年經營目標和管理思路“抓兩頭,控中間;月度對標,嚴格獎懲,確保全年扭虧為盈。”
首先在管理模式上,打破張氏父子多年的集權管理模式,采用現代化大集團通用的分層管理模式,按照“管控有序,統分有度”的原則,明確集團與下屬公司的職能。具體來講就是按照貼近資源和市場的原則將現有的企業劃分成六大運營區,即:魯東運營區、魯西運營區、魯南運營區、東北運營區、山西運營區、新疆運營區。在經營措施上,以“抓兩頭,控中間;月度對標,嚴格獎懲”作為工作重點。
所謂“兩頭”,一頭是原燃材料的采購,一頭是產品的市場銷售;“中間”是指生產過程。宓敬田介紹,多年的實踐證明,對于水泥企業來說,只要抓住了兩頭,控制好中間,就一定能創造出好的效益。水泥是典型的原材料產品,原燃材料占水泥制造成本的70%左右,采購價格降低,全集團將產生很大的效益;水泥又是量大價低的產品,毎提高1元/噸,全集團將產生7000萬元的效益;生產過程的運行指標決定了企業的競爭力,例如煤耗降低1公斤,可節約成本3000多萬元。
而“月度對標,嚴格獎懲”則是指讓指標好的公司和個人薪酬得到提高,讓完不成指標的公司和個人薪酬會降低。采取的措施就是實行月度對標考核,依據考核結果嚴格獎懲。做到靠制度管人,靠業績取酬。
宓敬田告訴記者,雖然山水集團當時千瘡百孔,新領導班子的管理能力和對企業的控制力是強有力的,我們對山水的資產和干部職工的素質是很有信心的,目標明確后,集團上下迅速動員起來。3月份還是負現金流,4月份就實現正現金流,5月份盈利5000萬,6、7月份達到1億元。
進入8月以后,集團不失時機地提出“百日競賽”活動,10月份盈利近2億元,11月超過2億元。截至到11月底,山水集團已實現扭虧為盈。
宓敬田介紹,經過近一年努力,山水集團各項生產經營指標已接近或超過歷史最好水平,在行業內恢復到領先水平,1-10月,全行業水泥利潤總額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47%,山水集團實現減虧15億元,目前已經實現減虧20億元。毛利率為20%,高于全國平均毛利率5.7個百分點,山水集團毛利率增幅為73%,水泥行業平均增長幅度為13%,盈利明顯提升且好于行業平均水平。“近一年的實踐證明,山水集團新一屆班子的工作取得同行業企業的尊重,獲得政府對新領導班子的信任和支持,獲得行業協會的認可,更沒有辜負集團2萬多名干部職工的期望。”
“協同去產能”抗行業大旗
“供給側改革”“去產能”是國內嚴重過剩行業2016年的一個重要主題,水泥行業也不例外。山水集團在今年年初率先扛起協同去產能大旗,得到全國水泥行業尤其是行業排名前十的各大集團的認同,在沒有國家一分錢投入的前提下,通過行業自律化解過剩產能,取得豐碩成果。
宓敬田說:“國家供給側改革是化解產能過剩的唯一選擇,也是突圍之路。水泥行業在長期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下也面臨著產能嚴重過剩的形勢,產能利用率平均只有50%,經營困難和企業虧損面持續擴大。去年已經有半數企業虧損,今年年初情況更差,價格進入了20年來的最低水平,如果不果斷采取措施,水泥行業今年可能面臨全行業虧損。當務之急就是大企業要統一思想,凝聚共識,主動擔當起歷史使命,從國家,行業的高度出發,做好區域市場建設和協調工作,加強行業自律,顧全大局,不搞惡性競爭,帶頭穩定市場價格,維護行業健康,為徹底化解過剩產能贏得充足時間。今年水泥行業協同不僅是一個去產能的問題,更深層的是推動和維護行業健康發展的問題。從全國大環境看,鋼鐵、煤炭行業是既有政策支持,也有資金扶持,而水泥行業是國家只提供了政策支持,但即便如此,水泥行業卻通過國家政策支持,行業協會引導,大企業主動擔當,創造了一個奇跡,一到十月份全行業實現利潤總額332億元,同比增長47%”。
山水集團年初率先扛起行業協調發展的大旗。在與中聯集團經過多次溝通后,3月5日共同牽頭成立了山東省旋窯水泥企業聯盟會,會議選舉山水集團副總經理趙利平為聯盟會長,明確了山東水泥市場行業協調發展的方向。
今年4月,山水集團借承辦“泛渤海水泥行業峰會”之際,公開倡議在山東、山西、京津冀、內蒙和東三省泛渤海區域“協同去產能”。宓敬田在會上表示:“山水集團將發揮大企業的主導和引領作用,為行業發展擔當,為企業生存擔當,為加強水泥市場的建設和協調,推動行業健康發展,負起企業應當負起的責任,貢獻自己全部的力量!”
今年5月18日,國務院辦公廳出臺“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簡稱34號文),山水集團借勢而為把海螺集團、中聯水泥、金隅冀東、天瑞和山水集團聯合到一起,簽訂了環渤海戰略協定,共謀發展,使去產能的協同區域擴大到江北十省市及江南地區。宓敬田介紹,從7月16日開始,“五大集團”每一個月開一次協同例會,共同商討行業凈化、協同去產能問題,消除了行業間的惡性競爭,水泥價格整體得到提升。
10月,山水集團聯合中聯集團在濟南舉辦“泛華北、東北地區水泥企業錯峰生產工作會議”,進一步夯實“錯峰生產、化解產能過剩協同機制”。該會議促成國家工信部、環保部于10月28日聯合下發《通知》,以正式文件的形式將協同去產能覆蓋到所有江北地區和江南大部分地區。《通知》決定,2016—2020年期間每年11月到次年3月包括京津冀、東三省、山西、內蒙古、山東、河南等所有15個省市自治區所有水泥生產線錯峰生產。
宓敬田介紹說:“以行業自律的形式化解產能過剩,國內目前只有水泥行業。而 宓敬田告訴記者,下一步將通過組建更緊密的投資公司的形式將行業去產能這一成果固化下來。組建區域集團是供給側改革的新舉措。據介紹,成立投資公司是按各企業所占市場規模出資,比如山水集團和中聯水泥占山東65%的市場份額,兩家在山東投資公司的出資比例就是65%,成立投資公司的目的在于通過收取專項基金“專門用于獎補主動退出的產能”,建立行業退出機制,達到主動去產能的根本目的。
此外,投資公司的作用還包括市場統一運作、調度錯峰生產、集中采購、技術共享及市場區域更進一步協同。
宓敬田介紹,目前山東、內蒙、遼寧等省、自治區政府已經下發相關文件,投資公司成立之日也將是水泥行業去產能進入一個全新階段之時。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