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企業| 正文內容

    同力水泥:2013年環保投入近4200萬元

    近10年來,同力水泥在節能減排上,始終堅持科學發展觀,落實節約資源和可持續發展的基本國策,圍繞國家“十一五”能耗降低目標,以提高能效為核心,立足現有基礎,依靠技術進步,以工藝現代化和設備大型化為手段,結合現有生產線配套余熱發電項目、變頻改造、燃煤助燃劑、脫硫石膏利用等多種手段,促進能源結構的合理利用與優化,提升企業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和環境效益。

    把節能減排作為基礎工作來抓

    同力水泥把節能減排工作作為頭等大事來抓,主要領導親自抓,加大投入力度,采取相應措施,并持之以恒,常抓不懈;堅持硬技術投入與軟技術的研究應用;不斷開展技術交流,提出奮斗目標,促進科技發展和軟實力提升。

    為使節能減排理念深入每一個職工心中,同力公司大力推進節能減排宣傳活動。2008年9月,同力水泥舉行“節能減排 企業新的利潤增長點”為主題的演講比賽,取得了良好效果。從2008年開始,同力公司每月出版一期《節能減排專刊》,目前已經出版20期。定期在全公司舉行節能降耗技術交流活動并出版了《技術交流論文集》,同力水泥扎實的工作使節能減排工作不斷邁上新臺階。

    同力水泥完成了紙廠白泥綜合利用技改工程,水泥磨脫硫石膏堆棚,混合材技和粉煤灰等五項技術改造項目。六家控股企業利用石灰石采礦廢渣,消納粉煤灰、脫硫石膏、硫酸渣、造紙廠白泥等工業廢棄物近210萬噸。大量無害化處理工業和社會廢棄物,為提升社會環境質量作出應有貢獻。

    提升硬件加大投資促進發展

    2007年以來,同力水泥先后投入約3.5億元進行余熱發電、變頻節能等技術改造。2008年8月,5×9MW純低溫余熱發電站工程全部建成并網發電,2009年余熱發電總量約3億度,每年減排CO2約25萬噸。五家控股企業的余熱發電項目至2009年3月在聯合國CDM執行理事會全部注冊成功。81臺高、低壓電機變頻技術改造投入運行后,年節約電耗約1700萬度,減排CO2約1.53萬噸。

    2008年投資890余萬元進行24項技術改造,使脫硫石膏、鋼渣微粉、選礦廢渣等全部得到利用。在此基礎上,2009年同力公司大力推進燃煤助燃劑應用,節煤助燃劑應用項目獲得國家財政資金支持。

    同力水泥十分重視技術在節能減排中的應用。2008年12月,同力水泥與哈爾濱工業大學進行校企合作,聘請兩位院士指導合作項目開展。2009年12月,“基于ERP的水泥生產控制仿真優化系統”項目在企業試運行成功,優化了窯操水平,平均提高窯日產量150噸。

    同力水泥2007年開展能效對標工作以來,產品能耗逐年降低。2009年11月27日,被國家發改委、聯合國開發計劃署、全球環境基金共同確定為“中國終端能效項目能效對標試點企業”。2009年先后參與編寫了全國《水泥企業能效對標指南》、河南省《通用硅酸鹽水泥單位產品能源消耗限額》標準、《聚合物水泥防水涂料》國家標準。三次參加了對同行企業的能效對標考察評估會議,多次參加中國水泥協會舉辦的能效對標宣貫會議。

    同力水泥子公司洛陽黃河同力水泥有限責任公司投資5968萬元建設了河南省首條5000t/d水泥窯協同處置城市生活垃圾生產線。目前,已消納生活垃圾2萬噸,生產線處于消缺和改進過程中。通過煅燒將垃圾轉化成水泥成分,實現城市生活垃圾的無害化、減量化、資源化,為建設環境友好型,資源節約型社會作出貢獻。

    2013年公司投入1400萬元,改造了黃河同力一期和豫龍同力一期生產線兩臺電收塵器為高效布袋收塵器。目前,國家要求工業廢氣的粉塵排放濃度為小于或者等于50mg/Nm3。改造后,達到了30mg/Nm3,滿足了國家粉塵排放標準要求,并不斷進行變頻技術改造,降低單位產品電耗。

    2013年,同力水泥環保投入近4200萬元,節能減排等投入近4000萬元,減排CO2約30萬噸,消納社會廢棄物近200萬噸,處置城市生活垃圾2萬噸,取得了經濟和社會效益雙豐收。


    [責任編輯:GC02]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