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水泥協會名譽會長雷前治:應對市場下行,加快大企業間整合
——年度人物系列訪談二
水泥地理:
1949年以來,合計生產水泥300億噸,2001年以來15年產量233億噸,占1949年以來總量的77.4%,2011~2015年5年產量115億噸,占總量38.2%。可以說這15年集中密集投入了非常大量的水泥。您對接下來的“十三五”水泥需求怎樣看?
雷會長:
是的,中國的這種經濟發展模式沒有普遍性。
1) 要研究國外的水泥發展史以借鑒。中國受4萬億投資的影響非常大,受此影響,水泥需求形成了一個高拋物線,這個拋物線的頂點維持多長時間,斜率多大要研究。我來到水泥協會,非常關注這些問題,也走訪歐美國家水泥協會,每年召開亞洲水泥協會年會,就是要借鑒其他國家所走過的路和相鄰國家的水泥貿易問題。
2) 4萬億投資,打破了正常經濟規律,在當年我就有這樣的看法,透支了未來需求,幾年是消化不了的,要有20年才能平抑市場。4萬億的特點是:全國大面積建設高速公路、鐵路,這是其他國家沒有走過的路,不是常規,這些項目都是吃水泥的老虎。房地產存在大量積壓房,主要是消化,“十三五”期間房地產一定是下滑的趨勢。要研究基礎設施項目,它的走勢和對市場的影響。
3) 中國水泥消費量占世界50~60%,是龐大的水泥市場,這一走勢正在逐年下降。但仍有高速鐵路、公路在建設,要有量的估算。在這樣的市場背景下,還是一直喊市場不行了,是沒有道理的,在世界上去哪兒找中國水泥這樣大規模、高速度的市場。關鍵是是怎么來"玩"這個市場,要通過整合來調整市場供需關系。
水泥地理:
我們最近在市場研究中注意到,進入21世紀以來,水泥發展走勢波動很大,2001~2008年發展期,2009~2011年進入高速發展期,2012年市場下行,也就是大家稱之為的需求平臺期。面對市場下行大家都提出要加快市場整合,提高集中度。“十一五”期間,您參與了中國建材在東南市場的整合,您對“十三五”期間市場整合是怎樣看的?
雷會長:
中國建材在南方、西南的市場整合模式在“十三五”是不存在的,國家經濟發展模式市場、市場條件都發生了很大變化。拉法基、豪瑞的整合模式有借鑒意義,進行大集團間的整合,這是對企業集團領軍人物的智慧考驗,時代不同了,要有創新思維。
水泥是區域市場,在產能嚴重過剩背景下,要細分市場,平衡區域的供需關系。現在對企業家的考驗,不是如何做大。
韓國大宇1967年由金宇中創建,30年超速發展,背負了高額債務。1997年受亞洲金融危機沖擊,經營不善、資不抵債,不得不走上破產清算的一步。同年10月,金宇中借一次商業訪問機會離開韓國,開始流亡生涯。一個月后,他發給員工一封告別書,宣布辭職。大宇集團曾經為僅次于現代集團的韓國第二大企業,世界20家大企業之一,資產達650億美元。在一代人的心目中,金宇中及其大宇集團是韓國的象征。就是這樣一個超大規模集團轟然倒塌真是頃刻之間。
所以企業家們要有眼光,要看到時代變了,你應該做什么。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