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國政協委員林毅夫:五方面入手化解過剩產能
去產能是2016年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工作之一。全國政協委員、經濟學家林毅夫認為,應該“有效市場、有為政府”協同發力,通過“汰劣存優”來實現提質增效的去產能。
林毅夫表示,鋼鐵、煤炭、有色金屬、水泥等行業產能的嚴重過剩既有周期性原因,也有結構性原因。由于周期性和結構性原因并存,要在去產能時,實現“汰劣存優”提質增效,需剝離企業政策性負擔,消除為僵尸企業提供政策性補貼的理由,并嚴格環保、質量、安全等執法,形成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同時,要通過加快高回報率基礎設施建設和引導企業走出去擴大國內外需求。
林毅夫建議從五方面入手化解過剩產能:一是全面剝離企業政策性負擔,使企業成為真正市場主體;二是調整考核體系,提高地方政府化解產能過剩的積極性;三是明確債務處理規則,硬化企業預算約束;四是嚴格環境、質量、安全執法,構建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五是積極擴大國內外需求,緩解周期性產能過剩。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