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獨家| 正文內容

    臺泥,走向環保產業的必由之路——1

    ——訪臺泥董事長張安平
     
    2017年7月1日~9日,媒體團一行15人應臺泥董事長邀請,前往臺灣進行環保項目考察,此次是我自2006年、2012年赴臺考察之后,第3次赴臺泥實地考察。每次考察內容不同,臺泥在大陸的工廠我都走過,廣東英德、廣西貴港、江蘇句容、重慶合川、貴州安順幾個省區的工廠更是幾進幾出。而在大陸的另一端 —— 臺灣我們是不定期地前往考察,雖然考察的間距相隔較長,但3次考察內容側重是有所不同:
     
    2006年,臺泥公司剛剛進入大陸水泥業,為讓大陸同行對臺灣水泥及臺泥公司有所了解,媒體作為先遣,繞道香港、泰國,幾費周折來到臺灣,重點是考察水泥+發電+港口三合一循環經濟模式,并對原生態的礦山豎井開采進行考察。
     
    2012年,大陸開始經濟調整,水泥市場進入平臺期,水泥發展向哪個方向走?臺灣較早地進入水泥大發展周期,也正是由于臺泥公司有這樣的經歷,所以在應對市場變化時就有所準備。這一年我訪問臺灣,主要是對行業正在關注的生活垃圾焚燒處理和對臺泥的產業鏈延伸方面有了深入的了解。期間,臺泥特地向我們展示了正處于試驗階段的碳捕獲技術和微藻固碳與養殖;同時我們饒有興趣地參觀了水泥及混凝土專業研究室和植物保種中心。使我們對臺泥的產業鏈延伸、多元化方式垃圾焚燒、前沿科技攻關、保育植物的理念并實施留下深刻印象,臺泥這時展現在我們眼前的已不僅僅是水泥專業企業了,而是一個具有前瞻性、多元發展的大集團。
     
    2017年,新任董事長張安平接任后,對臺泥的業務進行全方位審視。做出決定:臺泥全面向環保業轉型。受其邀請我們此行正是帶著這個問題來考察臺泥如何轉型,來聽張董事長的解讀。
     
    我將這11年對臺泥的跟蹤、認識、了解,形成三個篇章。從這一個側面來了解臺泥、了解張董事長。
     
    ? 臺灣水泥發展
     
    ? 參觀臺灣水泥公司印象
     
    ? 張董事長解讀臺泥轉型環保
     
    一、臺灣水泥發展
     
    1 臺灣水泥消費量
     
    臺灣經濟經歷了發展期、鼎盛期和衰退期。上世紀50年代到70年代是發展期,80年代,臺灣經濟進入了鼎盛期,臺灣的人均GDP由1980年的2 394美元增長到1990年的8 325美元,臺灣成為發達經濟體。1993年,是鼎盛期的高峰,臺灣經濟增長率高達10.75%,自此以后,臺灣的經濟增長率再也未達到過10%以上。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臺灣經濟處于波動狀態,幾次出現了負增長,進入衰退期。
    臺灣水泥消費量1993年見頂,2 797萬噸,走出和臺灣經濟同樣軌跡。1997年下降到2 100萬噸,較1993年下降25%;2008年進一步走低到1 179萬噸,較1993年下降58%;2010年跌到谷底1 170萬噸,隨后基本穩定在1 200 萬噸,2016年再度掉頭下行到1 025萬噸。
     
    2 臺灣水泥企業
     
    80年代末,臺灣調整水泥產業布局,將水泥產業由西向東遷移,以期形成以沿東海岸的水泥產業布局。
     
    隨著臺灣島內水泥需求不斷下降,減少水泥產能,相應企業數量隨之減少,企業數減少到6家。臺灣水泥公司熟料產能規模最大,下屬3家水泥企業分布在花蓮和宜蘭,產能占臺灣總量42.82%;其次亞洲水泥,分布在花蓮和新竹,產能占31.68%;兩家企業占到74.5%,臺灣水泥產業有極高的集中度。
     
    臺灣水泥市場長期處于飽和并呈下跌形勢,臺灣水泥、亞洲水泥、嘉新水泥、環球水泥、信大水泥等家公司看到正在快速崛起的大陸新興水泥市場,紛紛來大陸投資建廠。
     
    3 臺灣水泥公司
     
    臺灣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英語:Taiwan Cement Corporation)簡稱臺灣水泥、臺泥,為臺灣第一家股票上市企業,總資產高達390億元人民幣。
     
    1945年日本投降,民國政府行政院資源委員會接管了日本人留下的全部水泥工廠,在此基礎上于1946年成立臺灣水泥公司。
     
    1954年在臺灣國有企業民營化過程中,辜振甫先生將田產換得臺灣水泥公司股票,成為該公司大股東。
     
    1962年臺灣水泥公司改組成臺灣水泥股份公司,在臺灣上市發行股票。同年,在香港成立香港水泥制造公司。
     
    1973年,辜振甫先生擔任臺灣水泥股份公司董事長,1997年在開曼群島注冊成立香港臺泥水泥控股公司,當年該公司在香港聯交所掛牌上市發行股票。
     
    2000年,香港臺泥水泥控股公司改名為臺泥國際集團有限公司,管轄臺灣水泥股份公司在大陸的業務。
     
    2003年,辜成允先生接任臺泥股份公司董事長職務。
     
    2017年,張安平先生接任臺泥股份公司董事長職務。
     
    4 臺灣水泥在大陸的發展
     
    臺灣水泥公司經歷了在臺灣水泥周期發展歷程,決定在大陸展開其宏偉水泥發展目標。公司在大陸發展進程經歷了兩個時期:發展期、平臺期;選擇兩個重點發展區域:深耕華南、拓展西南。采取新建、收購并舉,增加產能規模,擴大區域范圍,加強市場話語權。
     
    深耕華南,建設大型生產基地
     
    2003年9月臺灣水泥股份公司進入廣東,成立臺泥(英德)水泥有限公司。2006年1月、2008年1月先后投下4條6000 t/d 生產線,形成年熟料產能為744萬噸、水泥產能為900萬噸的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
     
    臺泥英德基地,通過公路和北江水路,將產品運抵珠江三角洲市場。隨著清遠水利樞紐工程建成,北江通航能力大幅提升,對降低銷售成本非常有利。
     
    2005年5月,臺泥公司進入廣西壯族自治區,成立臺泥(貴港)水泥公司,2008年下半年,4條6000 t/d 生產線陸續建成投產,形成與英德基地相同規模的又一個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
     
    臺泥貴港基地,主要優勢是既有豐富的石灰石資源又緊靠通航能力較大的西江,既能立足于本地市場,又可借助西江進入在珠江三角洲水泥市場,和英德基地相呼應,形成自己的優勢。
     
    臺泥進入大陸水泥特點:抓住經濟快速發展大背景,以強大的資金投入打造大型水泥熟料生產基地,配置大型化裝備,形成區域布局,和國內兩家頂尖大企業集團海螺、華潤站在一個高起點起跑線上,形成產業進入門檻,有效地控制區域,穩定市場。
     
    加快并購,擴大區域規模
     
    2009年9月26日,國務院針對水泥等行業的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新興產業有序發展,以(國發[2009]38號)批轉了國家發展改革委等十部門《關于抑制部分行業產能過剩和重復建設引導產業健康發展若干意見的通知》。
     
    臺泥積極響應政策,將企業的規模發展模式迅速由新建轉為收購,期間,納入旗下的大都是上乘的水泥"稀缺資產"。 
     
    2008年1月臺泥公司兼并了位于江蘇省鎮江市句容縣的嘉新京陽水泥公司,后將它改名為句容臺泥水泥公司。該公司于1997年建成1條6 000噸熟料生產線,臺泥兼并后又擴建了1條同等規模生產線,全廠熟料產能達394萬噸。
     
    句容臺泥公司緊靠長江,所建碼頭能停靠萬噸輪,面對本地、沿海、海外三個市場。通過江海聯運將熟料運抵福州市年產225萬噸水泥粉磨站,銷往福建沿海地區。
     
    2009年1月,臺泥公司兼并了香港昌興國際集團公司旗下專營水泥的子公司昌興礦業股份公司。收購昌興,是中國水泥業收購的經典案例,誰拿下昌興都會長"半頭",臺泥一鳴驚人拿下昌興13條線,合計熟料產能1 540萬噸,分布在廣東、重慶、四川、貴州、云南、遼寧,使臺泥在大陸的戰略布局更為豐滿、充實,如虎添翼。
     
    1)昌興礦業在廣東英德獨資的3條5 000 t/d線與臺泥(英德)水泥公司的4條6 000 t/d線一江之隔,在華南地區形成1 209萬噸熟料生產基地。是繼海螺水泥公司在安徽4個千萬噸級熟料基地之后的第5個臺泥公司的千萬噸熟料生產基地,也是我國長江流域以外唯一的千萬噸級熟料基地。
     
    2)昌興礦業公司在遼寧遼陽在建的5 000 t/d熟料生產線,被兼并后很快就建成投產。這給臺泥公司增添了南方布局以外的一個生產點。
     
    3)昌興礦業公司在重慶、四川、貴州和云南等地都有水泥熟料生產基地。臺泥公司兼并昌興礦業公司后,奠定了向西南拓展的基礎。
     
    4)在收購昌興生產基地同時,臺泥獲得了一支訓練有素、經驗豐富的水泥技術、管理、經營團隊,為今后的公司發展積累了人才儲備。隨后在貴州、四川、湖南又有多項收購,進一步鞏固、完善市場布局。
     
    拓展西南 開辟第二市場
     
    2011年臺灣水泥股份公司進入西南地區,在昌興礦業公司原生產點的基礎上,大刀闊斧地拓展水泥業務,主要是兼并重組和老廠擴建,只有少量新建。
     
    臺灣水泥公司在珠江三角洲與海螺和華潤3家大企業形成三足鼎立,在西南地區則與中國建材旗下西南水泥和海螺水泥各自雄踞一方。臺灣水泥公司在西南地區兼并重組過程中與西南水泥按各自戰略布局采用互換企業權益的做法,臺泥購入西南水泥5個水泥企業的權益,同時向西南水泥出售6家水泥企業權益。這種做法避免兩大公司在同一市場碰撞,在水泥行業內開創企業合作新模式。
     
    經過4年多開拓,臺泥在西南地區的水泥企業布局已基本定型,其獨資或控股的水泥熟料生產線在西南各省有14條不同規模生產線,熟料產能共計1 770萬噸,占公司在大陸地區總產能的39%。在臺泥公司的大陸布局中,西南地區的業務已占重要地位。
     
    辜成允先生領導臺灣水泥股份公司在大陸辛勤耕耘十余載,使水泥業務迅速發展,熟料和水泥產能從零開始,增加到2015年的4 250萬噸和5 706萬噸,產能規模進入全國前6,在華南和西南地區水泥市場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取得了矚目業績。
     
    5 產業整合
     
    水泥產業價值鏈
     
    水泥是建筑工程中主要材料,需要各種礦石原料經研磨燒制而成,從石灰石礦石原料采礦權獲取 — 其他原料采購 — 石灰石運輸 — 生產過程中二氧化碳減排 — 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等生產過程,近年來臺泥不斷從流程中改善采礦技術、優化運輸方式,以及研發碳捕捉技術、工業廢棄物再利用等,希望能從減少碳排放量、工業廢棄物減量等著手,為環境永續盡一份力。
     
    資源整合
     
    臺泥為資源有效整合,評估水泥、電力、垃圾焚化爐三種行業的基本原理相同,且彼此所需要材料具有共同性與相容性,將“水泥、能源、環保”設定為三大核心事業,三位一體資源互補,達到資源整合效應。
     
    水泥產業鏈中,臺泥關聯企業各自獨立運作,各司其職,相互支援。臺泥負責水泥生產,原物料部分,由光和耐火公司供應耐火材料、和平電力公司與和平港提供再生資源;貨運部分由臺灣通運倉儲負責路上運輸業務、達和航運負責海上運輸業務;關聯企業間線上資料處理由臺泥資訊負責。關系企業間業務往來,皆訂立合約書或訂購單,說明雙方權利義務,依一般市場行情作為定價決策的依據,如無市場行情則由雙方依公平原則簽訂合理價格。
     

    [責任編輯:GC03]
    打印 | 標簽: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