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周點評(170623):2017' 淡季來臨 市場即刻回應
全國
6月,淡季來臨,全國價格應聲回調,雖不出所料,但畢竟還是太直接、太快。5月19日是今年以來價格頂峰,隨之開始逐步下行,至6月23日,一個月出頭,跌去11元/噸。

從下跌幅度看,華南下跌最大,27元/噸,其次華東,華北,16元/噸、14元/噸。其中京津冀下跌23元/噸、長三角下跌18元/噸。由此看出,最具市場代表性的三個地區(長三角、華南、京津冀)在下跌幅度中領先。

今年1~5月,是價格節節拔高,地區輪漲的態勢。東北3月、5月兩次強勢拉漲,是今年價格漲幅最大地區。其次是華東和華北,而兩地的拉漲主動力是來自長三角和京津冀。華中(河南、湖北、湖南)由于前期增長過猛或天氣原因,出現價格回落調整。

從目前價格漲落走勢來看:
東北價格最高,410元/噸,其次,華北364元/噸,華中340元/噸,西南最低,305元/噸;
東北漲幅最大,100元/噸,其次,華東,22元/噸,華北也有11元/噸進賬;
華中、華南、西南、西北較年初都是負增長;
繼東北之后,長三角表現最為出色,較年初拉漲39元/噸,今年京津冀市場需求回落,價格仍沿去年強勢走高,得不到市場支撐,價格呈走高回調之勢,較年初下跌7元/噸,應屬必然。

年初341元/噸,經過全年第一輪淡旺季,5月底359元/噸,較年初拉漲18元/噸,進入第二輪行情的淡季,不出一個月,迅速回調11元/噸,表明市場面難言樂觀。
華北地區
華北今年以來價格一路飆升,領漲全國,主要是京津冀地區有突出表現。進入5月,北京價格再度拉升至460元/噸,從而使華北價格再上臺階。進入6月,天津、河北價格都出現松動,掉頭向下。今年華北需求不濟,水泥產量較去年下降11%,僅靠錯峰生產、限產停窯手段維持價格持續拉漲,顯然難以為繼。在淡季價格回調,符合市場規律。

東北地區
東北6月將價格穩在高位不降,真可謂后來居上、難能可貴,來之不易。東北今年市場需求仍然不振,較去年繼續下跌3%。“抱團過冬”意識要高于其他地區,黑龍江、吉林兩地價格能夠維持在400元/噸以上高位,很大程度上應該是處于低價位的遼寧,通過減少流動性所做出的貢獻。

西北地區
西北3月價格見頂后持續掉頭向下,5月止跌,6月維持在5月水平上。西北地區水泥需求持平去年,陜西、甘肅表現不佳。陜西由于個別企業原因,未能形成共識,價格一跌再跌。青海今年市場表現出色,價格挺在380元/噸,陜西最差,270元/噸,甘肅、寧夏、新疆在300元/噸出頭。寧夏由于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市場需求向好,價格由多年在全國低位徘徊轉而上行,年初260元/噸,穩步上升,6月邁進300元/噸門檻。

華東地區
華東是繼華北推動價格上漲的第二個地區,在上半年有強勁上攻表現,進入6月淡季出現回調,是情理之中。
長三角地區1~5月推漲57元/噸,6月向下回調18元/噸,仍有39元/噸漲幅。3省一市價格在320~340元/,較年初有10~20幅度增長;福建品牌眾多,難以形成共識,價格表現不盡人意;江西南昌價格大起大落, 5月重拾340元/噸平臺,近期又有共識,力爭下半年有所收獲;山東表現平平。

華中地區
去年價格年末高起,進入2017年,價格從高位一直下滑,年初380元/噸,走勢波動較大,起起伏伏。
河南價格處于歷史高位,波動大,年初高達450元/噸,后一路走低,5月再度拉升至420元/噸,進入6月,毫不客氣地回調50元/噸,下探至370元/噸;湖北今年走勢趨穩價格在320~350元/噸之間;湖南走出"V"字型,年初360元/噸,4月270元/噸,5月回暖310元/噸,6月價格繼續維穩。

華南地區
華南今年價格1~5月走勢平平,不溫不火。海南今年以來價格維持在高位,和周邊地區形成反差,外地水泥不斷流入,使高位價格難以為繼,幾輪跳水,價格大幅下跌,海南跌幅已有100元/噸,和最北的黑龍江形成巨大反差。

西南地區
西南價格(未含西藏)近年一直表現差強人意,今年時間過半,依然如此。
西南三省一市,重慶、四川由于需求不足,價格差強人意,重慶價格位于全國最低之列,較之,云南表現尚可。近期網上有消息報四川發布夏季錯峰停窯限產方案,是否能穩住或上漲價格,還有待市場做出反應。
點評
2017年,時間過半,在全國"一盤棋"錯峰生產強大攻勢下,價格反彈,5月底沖頂360元/噸,但未達到理想值370元/噸。進入6月淡季,價格快速回落,3周跌幅(11元/噸)超過5月增幅(18元/噸)的半數以上。表明沒有需求支撐,維持"理想"高位不易。

上半年均價348元/噸,恰是至2005年以來價格的平均價格,價格高位城市大部分在北方,400元/噸以上城市4個,300元/噸以下城市7個。

上半年全國漲跌平衡后,漲幅只有7元/噸,截止6月底還有一周,是否跌回原地還有懸念。上半年漲幅貢獻最大的當數東北三省的長春、沈陽、哈爾濱;北京緊隨其后;華東杭州、南京、南昌助推,是今年價格推漲主力。常年價格低位的太原、銀川也有表現。有13個城市價格較年初下跌,鄭州、石家莊是從高位回落;??谟捎谕鈦硭噙M入,大幅降價應對;西安需求平平,市場共識難以形成,價格快速滑落。

2017年水泥市場,好比一場球賽:
上半場踢得可圈可點,是在淡季錯峰—— 旺季提價—— 淡季穩價三個階段展開。前兩個階段體現政策導向、行業自律作用,第三階段六月三周的表現,市場因素更濃。
下半年又是一場攻堅戰,下半場也可分為三個階段:淡季7、8月;需求轉換,9月;旺季攻堅,10~12月。
客觀講,6月表現不佳,是市場這只手在發揮主導作用。近期,網媒不斷有文章對錯峰生產提出異議。筆者曾在上篇文中提到:
實際上大家心里明白,價格上漲,并不是市場需求上升,也不是供需變化。是供給端以往的"放量",在市場倒逼機制下的量價轉換。供給端通過"控量",形成目前應對下行市場的"殺手锏",從而修復前兩年失去的價格空間,"以量換價"是今年市場"主旋律"。
但主旋律是否能一直唱下去成為常態,恐怕大多數水泥人都存在懷疑。業內都意識到:這只是短期行為,不會是常態,去產能才是根本。
上半年修復價格"失地",是供給端功勞,是北方地區大面積錯峰生產所致。下半年需求向好,可以繼續看。但從目前看,不能寄需求端期望過高,看平就不錯。市場已有表現,應對市場,夏季錯峰的有,保住份額的也有。
眼前更要看的是6月最后一周會有什么變化,是價格繼續順勢下跌;還是價格觸底,形成"嚴防死守",下半年的市場對策要更為審慎,范圍會更大,策略應更靈活并有針對性。
打印 | 標簽: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