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于九洲:穩定京津冀市場成果 加快推進去產能
水泥地理于5月24日對金隅冀東水泥公司總經理于九洲進行了專訪,就當前水泥市場及去產能等問題進行交流。于九洲總經理認為:
從京津冀水泥行業發展的走勢上看,金隅和冀東的戰略重組,改變了京津冀的水泥市場格局,消除了兩大企業的惡性競爭,市場得到了理性恢復。區域內的其他企業也體會到了多年來惡性競爭的苦果,紛紛回歸到行業協調溝通、自律發展的正軌。京津冀業內企業初步形成了不搞惡性競爭、合理分量、促進價格穩中有升的共識,并在實際行動中得到了較好的貫徹。水泥行業的競爭秩序大為改善,市場價格從去年至今一路回升,行業效益大幅度提升。京津冀水泥市場正在由過去的全國水泥市場的價值洼地逐步向價值高地轉變。
金隅冀東水泥在京津冀市場有近60%的產能,在該區域最具市場話語權。在集團內,公司根據各企業的市場分布和水泥流向,重新劃分區域市場,統一銷售,引領行業穩量保價,促進價格穩中有升。公司對市場信息的全面性、準確性和市場把控力大大加強;一改內部企業各自為政的局面,做到令行禁止,執行力大大加強,使多年市場低價競爭的局面得以迅速改變,市場價格得以恢復理性,2017年在去年價格恢復的基礎上又有較大幅度的提升。
同時也必須看到,目前的這種平穩向好的局面還很脆弱。金隅冀東的戰略重組所帶來的市場效果只是初步的。市場需求逐年下滑是一個不爭的趨勢,產能過剩、供過于求還很嚴重,業內暫時的共識維系下的市場價格還很脆弱。大企業希望通過調整供給量來穩定市場價格,使各企業獲得合理的、適當的利潤。而有的企業往往好了傷疤忘了疼,憑借在稅收、環保、質量、用工等方面所謂的成本優勢,總是試圖以低價擴大自身份額,蠶食大企業的市場份額,這種為一已之利搞小動作、打小算盤的博弈是無法避免的、非常有害的,而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會不斷惡化的。目前這種脆弱的平衡與穩定是不可持續的。市場秩序面臨由亂到治、由治到亂的惡性循環。
要跳出這種惡性循環,真正使水泥行業可持續健康發展,根本的出路還在于有序、合理地去產能,使供求達到基本合理的平衡。要實現真正地去產能,需要政府、協會、企業共同努力去推動,需要企業之間加強溝通協調,形成去產能的共識。只有互信,才能互利。只有維護好行業利益的大局,才能實現企業自身的合理利益。
首先,業內要達成穩固的共識:過剩的產能一日不去,惡性競爭將難以從根本上避免,行業將難以長治久安。錯峰生產也好,階段性停產限產也好,只是去庫存、降產量,維系脆弱的市場平衡,并沒有真正實現去產能。那么由眾多利益主體所形成的過剩產能將很難避免惡性競爭。一旦脆弱的平衡打破、惡性競爭再起,苦日子還會降臨,對行業發展不利,對企業生存也是不利的。
其次,去產能要找到一個大家認同的公平合理的路徑和機制。行業應該達成這樣一個共識,那就是產能非去不可,而且應該去劣勢企業的產能,保留優勢企業產能,避免低質低效、違法違規的生產對資源、環境造成的浪費和損害,而去產能的成本則應由受益者共擔。也就是要遵循風險共擔、損失共擔、利益共享的原則。要以資本為紐帶,通過并購重組、產能置換、托管、交叉持股等多種方式,真正形成利益共同體。在這樣一個大的利益共同體、企業聯合體下去統一推進去產能公平、合理、有序、高效地開展。
再次,行業協會和大企業要充分發揮引領和帶頭作用,加大去產能意義的宣傳和輿論引導的力度,牽頭組織業內企業加強溝通協調,使信息對稱,共同分析判斷市場趨勢、行業走勢,真正靜下心來共同分析利弊得失,形成合理有序去產能的共識,使各企業充分認識到去產能是大局,搞小動作不可持續,只會加劇惡性競爭,一損俱損,沒有出路。
最后,政府應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查處在稅收、環保、質量、用工等方面投機取巧、違法違規、擾亂行業秩序的企業,進一步凈化市場環境、創造公平的競爭平臺,使這些企業丟掉幻想,規規矩矩地融入到行業共同依法合規、有序合理去產能的正途中來。
所以說,去產能離不開政府的公正嚴格執法,離不開行業協會的引領、協調、推動和規范,離不開大企業集團理性決策與帶頭,更離不開全行業企業的高度共識和企業家的行業責任感與使命感。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