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周點評(160521):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建材工業調結構意見力度幾何?
要聞點評:
事件:
5月5日,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于促進建材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的指導意見》,指出: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
點評:
與2月份的《關于煤炭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關于鋼鐵行業化解過剩產能實現脫困發展的意見》相比,此次建材行業的文有幾個不同:
第一,發布主體。煤炭、鋼鐵意見的發布主體為國務院,建材意見的發布主體為國務院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是國務院經常事務性工作的管理部門,從行政等級上隸屬于國務院。
第二,對新增產能的態度。煤炭行業從2016年起停止審批新項目,確需新建煤礦的,一律實行減量置換;鋼鐵行業嚴格執行2013年的《國務院關于化解產能嚴重過剩矛盾的指導意見》,不得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備案新增產能的鋼鐵項目。而建材行業,將時間點拉長至2020年底前,嚴禁備案和新建擴大產能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建設項目;2017年底前,暫停實際控制人不同的企業間的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置換。
第三,關于去產能的目標。煤炭從2016年開始,用3至5年的時間,再退出產能5億噸左右、減量重組5億噸左右;鋼鐵在近年來淘汰落后鋼鐵產能的基礎上,從2016年開始,用5年時間再壓減粗鋼產能1億—1.5億噸,行業兼并重組取得實質性進展。而建材提出的是到2020年,再壓減一批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能,產能利用率回到合理區間,并無量的定位。
第四,關于去產能的后續措施支持。煤炭、鋼鐵的發布文中,從環保、安全等硬性指標考察,推動產業去產能進程,同時1)地方政府建立企業金融債務重組和不良資產處置協調機制,組織協調相關部門支持金融機構做好企業金融債務重組和不良資產處置工作。2)對去產能之后的職工安置做出了充分估測和準備,設立工業企業結構調整專項獎補資金,按規定統籌對地方化解過剩產能中的人員分流安置給予獎補。而建材行業仍主要從企業層面推進轉型升級(如取消32.5)、聯合重組、錯峰生產。
建材文中對下一步市場集中度有著更明確的態度“至2020年,水泥熟料、平板玻璃產量排名前10家企業的生產集中度達60%左右”,在建材行業的去產能進程中,“發揮市場配置資源的決定性作用,利用市場倒逼機制壓減過剩產能;激發企業活力和創造力,發揮骨干優勢企業的示范帶頭作用”是主要手段。
價格走勢:
本周全國高標號水泥均價自3月初這輪價格上調中首次出現小幅下調,主要原因在于前期先后引領漲價的長三角、京津冀逐漸進入小幅回調期,而其他區域的價格上調較為零星,還并不成系統。
長三角區域中,5 月初以來,江蘇蘇錫常區域水泥價格累計下滑 20 元/噸左右,需求弱勢趨穩,市場下行壓力增加主要由于限產尚未最終談妥,中轉庫客戶觀望情緒加重。湖南婁邵地區企業出貨僅在4-5成,庫存高位承壓,高標號價格下調30元/噸。
前期京津冀地區協同漲價,石家莊地區墊資價格仍然較高,但預付款價格難以上漲,因此冀南區域到位價協同在240元/噸。周邊臨近的山西,月初漲價的結果只在太原、晉西南等少數地區得到落實,調漲成效不顯著。由于在 200 元/噸以上價位漲價愈發艱難,河北計劃 6 月 1 日至 7 月 10 日每條熟料線停窯 20 天,具體停窯時間各區域自主安排,希望在停窯的支持下穩住價格。
廣東珠三角地區采取小幅度、多頻率節奏,熟料再次上漲10元/噸,已累計上調50-60元/噸,廣西二季度計劃每條熟料線停窯 10 天,一條窯的企業在 5 月前完成,二條窯的企業在 4-5 月完成,三條窯以上的企業在 4-6 月完成。
陜西大部分地區高標號散裝水泥價格在 5 月 16 日左右推漲 20-60 元/噸,各地區水泥價格實際推漲幅度略有不同。陜南關中地區平均推漲幅度 35 元/噸,漢中、安康地區推漲 20 元/噸。價格上調主要依靠企業自律推動。
四川廣元地區受陜西漢中水泥廠家協同,推漲高標號散裝水泥價格 20 元/噸,但其他區域價格并未有跟漲現象。成都第三次袋裝價格推漲執行不達預期,主要是水泥銷量受雨水、農忙影響下滑近 1/3。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