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需求不足,2015年水泥市場表現不佳
一、全國
2015年國家統計局發布11月全國累計水泥產量21.47億噸,同比下降5.10%。
2015年11月當月水泥產量低于2億噸,是2012年(11月同期)以來首次。今年水泥產量至3月起,進入負增長通道;5月本該進入旺季,但旺季不旺;10月迎來全年第二旺季,結果大跌眼鏡,11月向下掉頭加速,市場反應,12月是繼續下滑,2015年產量不會超過23.5億噸,增速下滑在5%以上。
二、區域市場
“十二五”期間,全國水泥需求進入平臺期,但各區域表現不一,南強北弱局面出現。
2013年,華北、東北率先見頂后,持續走低,2015年11月較2013年同期分別跌去23.81%、22.62%,西北水泥2009~2013年5年間年均增長21%,2014年增長5.34%,雖然保持正增長,但下跌12個百分點之多,2015年再度下跌12個百分點之多,兩位數的大幅下滑直追華北、東北,2015年,三北持續走弱態勢確立。
細分各區域:
華北,煤炭是山西、內蒙經濟支柱,由此拖累水泥;2008年奧林匹克大會結束,北京需求動力不足;歐洲次債危機發生,天津濱海新區建設大幅放緩;華北經濟未能和京津兩地市場聯動,反而在市場下行期同步。
東北,人員的外流,造成經濟拉動缺乏動力,水泥需求大幅下滑。
西北,前期是4萬億的最大受益者,需求端的高起高落凸顯。
華東、中南,人口密集、經濟發達,資金充分,房地產、基建投資、城鎮建設、農村市場需求端相互作用。
西南,需求端表現最佳,基本持平2014年同期,自然環境好,生產季節長,人口多,改變面貌要求強烈。
京津冀一體化是市場關注熱點,首都二機場、張家口冬奧會,高速、輕軌建設已箭在弦上,是明年關注熱點;華東市場成熟,供需相對平衡,為出現大起大落,是明年最看好地區;華南需求尚可,供給端突出變數,取決于大集團的市場運作、控制能力。
最終一句話:要看供給側政策的落地效果。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