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產業| 正文內容

    宋志平對話管清友:淘汰落后產能 大企業要去“間苗”

    2016年全國“兩會”召開前夕,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今天上午在“對話新國企 加油十三五”網絡訪談中表示,國企在充分競爭領域肩負著引領轉型升級,組織聯合重組的使命,在供給側改革中,同樣需要領袖企業引導行業結構性調整,進行大規模轉型,在落后產能淘汰后,承擔“間苗”的任務。作為國企改革雙試點企業,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后,中國建材已經進入新能源材料領域,力圖用適度多元化對沖周期性。

    今日之國企非昔日之國企

    自從中國建材成為“中央企業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和行使高級管理人員選聘、業績考核和薪酬管理職權的試點”,宋志平的社會關注度高了很多。他對國企的認識,也越來越深入。

    “應該說今天的國企和我們20年前的國企有很大不同,我也常講此國企非彼國企。首先是它的體制機制上有重大的變化,就像中國建材一樣,其實中國建材現在是一個有限公司,這是十年以前搞了董事會試點之后,不再是傳統的國有企業,企業法下的國有企業,現在是公司法下的有限公司,成立了以外部董事為主的董事會”。

    宋志平認為,國企絕大部分都進行了上市改造,這是很大的變化。比如中國建材,中國建材下面有6家上市公司,大概有80%的資產是在上市公司里的。不光是中國建材,整個國資委管的央企其實上市的資產大概也都在80%左右。“也就是說,今天我們說的國企,實際上大部分都是進行了公司制改造和股份制改造,甚至都是上市公司。所以,其實新型國企和傳統理解上的那種國企是不同的”。

    宋志平認為,除此之外,現在的國企還在內部機制上有了很大變化。比如薪酬制度的改革。“其實國有企業現在的薪酬制度和以前也不一樣了,以前我們干多干少一個樣,干和不干一個樣,這些問題也進行了很大的轉變”。

    整個國企的定位也和以前不太一樣。“從整個定位來講,過去的國企可能無所不包,現在的國企集中在國家的國計民生或者一些大的行業里面”。宋志平說:“現在的國企、央企很大的功能是參與國際競爭,與中國的民營企業一起在國際市場上和國外的跨國公司角逐,提升中國企業和中國經濟的競爭力”。

    宋志平給今天國企的定義是“新型的國企”,“經過了這些年的改革和創新,已經不能和過去的國有企業同日而語”。

    國企在充分競爭領域是有歷史使命的

    如果說帶有壟斷性質的國企,可能隨著體制機制、公司治理結構的變化,產生非常大的發展增量,但類似中國建材這樣,身處市場化、競爭性非常強行業的國企,其意義和價值又在哪里?

    宋志平認為,這里含有兩個含義:一個含義是在充分競爭領域里國企的意義是什么。二是在充分競爭領域里國企怎么做。他認為,國有企業的歷史使命,不僅在于國計民生方面,在充分競爭領域里國企也有它的歷史使命,“就是要完成國家的產業方針政策,推進產業變革”。

    眾所周知,建材行業是充分競爭,而且也是多、散、亂的行業。宋志平以中國建材為例,總結了這幾年的工作:

    首先就是引領了企業的轉型升級。“像過去小水泥的淘汰、小玻璃的淘汰等等,其實中國建材都是引領者。中國建材有13000名科學家,13家院所,現在中國建筑材料行業里提供的建材技術基本都源于中國建材的這些科研機構”。

    其次,中國建材對行業進行了大規模的聯合重組。“使一家一戶的小企業,變成了現在中國建材的水泥產能世界第一,有4億噸,石膏板產能也是世界第一,有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世界第一,有120萬噸等等”。

    宋志平對此的評價是:“在整個過程中,一方面在技術進步、產業升級方面;另一方面,在行業整合和聯合重組方面,中國建材肩負著很重的歷史使命,而且也發揮了它的重要作用”。

    此外,宋志平表示,像中國建材這種企業其實已經是混合所有制的,不再是純而又純的國企。“中國建材凈資產有1/3來自于國有,2/3來自于社會資本,也就是說,是一個高度社會化的國企”。他說:“在國企,在充分競爭領域里,在我們整合行業的同時,其實我們也吸引了社會資本,實現了共同發展”。

    淘汰落后產能,大企業要去“間苗”

    對于目前建材行業的供給側改革,宋志平認為一方面是要淘汰,出清一些產能,一方面是要把住進口關,不要新建。

    “中國建材在引導整個行業淘汰32.5低標號水泥,32.5這個水泥全世界都不用,現在用的都是42.5大概占50%,52.5、62.5占50%,就是高標號增加強度,減少用量。可是我們國家32.5這種低標號的水泥還占到50%以上,這就會引起很多建筑使用壽命短。你拿到的房產證是70年,可是很多使用壽命只有50年,這就是問題”。宋志平表示,中國建材已經向有關部委提出,要及早取消32.5低標號水泥,包括一些小水泥廠、小粉磨站。

    “過去我們提出來不要新建,現在提出不要新增。新建和新增一聽道理是一樣的,實際上不是。新建是不要再建廠,新增是淘汰的量搞等量置換、異地置換等,很多名堂,實際是偷梁換柱,實際還是要建新工廠”。宋志平表示,“這兩個把住了,這事兒就好辦了”。

    淘汰完了怎么辦?宋志平認為,要聯合重組,增加集中度,由大企業再去“間苗”。

    “什么叫間苗?過剩不只是落后,先進產能可能也過剩。現在要重新思考這些問題。”他對此感慨很深:“關工廠其實是挺難的事情。我過去這15年里,開始是建工廠,差不多每個禮拜都會給人奠基、剪彩等等,后面這十年是收工廠,你們有工廠我們聯合重組。現在開始關工廠。有人說宋總關工廠很難。確實很難,過去建設的很漂亮的花園式工廠,對不起今天產能過剩了,怎么辦?我十年前在日本考察,就發現日本有的大水泥基地,三條大型水泥線非常之壯觀都關掉了,銹跡斑斑,當時我們正在建工廠,當時看了很可惜!十年過去了,我們今天也走到這樣的進程”。

    但宋志平對此的理解很到位。“我們過去建工廠是為了經濟效益,后來我們收工廠也是為了經濟效益,現在我們關工廠還是為了經濟效益。因為今天我們建工廠反而破壞生產力,我們關掉一些廠,讓產銷平衡,反而有利于生產力的發揮”。

    對于水泥行業,宋志平介紹,重組之前行業集中度很低,前十家市場占比只有16%,中國建材進行大規模重組,做到了4億多噸水泥,在行業里起到很大作用。現在行業集中度是53%,距離發達國家80%的水平還有距離。但已經初見成效。“你看鋼鐵、煤炭,其實過去都比水泥市場好,現在鋼鐵、煤炭比水泥市場差,原因是什么?就是因為中國建材在行業進行大規模聯合重組,使行業集中度提高了”。

    他的總結是:“全世界這個行業是看大企業的,所以一個行業里有沒有領袖企業,有沒有領袖企業把這個事兒想清楚,帶著大家進行供給側改革、結構性調整,進行這種大規模轉型,這個至關重要”。

    落實董事會職權,用適度多元化對沖周期性

    中國建材在2014年7月15日被國資委列入雙試點企業,一個是搞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試點,一個是落實董事會職權試點。宋志平透露,兩個試點方案都經過國資委批準,目前按照試點方案在向前推進。

    中國建材在混合所有制方面已很有進展,比如在推進規范化的混合所有制方面。

    “其實混合所有制的要點是規范”。宋志平一言以蔽之。“我們對三家上市公司加大了規范的混合力度,比如北新建材,北新建材過去是一股獨大的公司,除了國有股剩下的都是散戶,現在引入了非公資本的一些股東。既擴大了規模,增加了盈利,同時也進一步使企業更加多元化,管理更規范,成為全球最大的新型建材上市公司”。“中國巨石也是這樣,最近方興科技也引入了深圳國顯作為股東,也有非常好的效益,關鍵是打通了產業鏈,這三家上市公司也是中國建材混合所有制試點的重點”。

    “我們希望還是以股份公司、上市公司為主進行混合,這樣容易規范”。宋志平坦言:“我始終認為,一個好的上市公司,一股獨大是不好的模式。但如果完全沒有幾個核心股東,完全是非常散的散戶,這個公司也會不穩定。所以我贊成有那么三四家這樣的股東,剩下的是散戶,在這個公司里形成一定的制約,形成一定的制衡”。

    對于落實董事會職權,宋志平說:“董事會授給我們六項權力,這些權力都非常好,包括戰略制定,經理人員的選聘,工資總額等等”。

    他認為,過去國資委限制國企主業有好處,能防止企業蠻干、盲干,同時突出企業專業性。但是這也限制了企業對新機會的把握。同時過于專業化使企業在有周期性的時候沒有對沖。“像寶鋼有一定的地產和金融,如果全是鋼鐵可能日子會難過些。所以需要適當的有限的多元化”。

    所以,中國建材增加了新能源材料的業務板塊。風力葉片是全國最大的供應商,葉片是用復合材料、碳纖維、玻璃纖維做的,是產業延伸。還試水了CIGS銅銦鎵硒光伏事業,全額收購了德國一個優秀工廠Avancis,以及西門子在慕尼黑的一個研發中心。

    宋志平介紹,現在中國建材已經成為全球銅銦鎵硒薄膜太陽能光伏產業領導者,目前在中國也開始進行吉瓦級生產線建設。之所以投入這個行業,因為這個行業跟玻璃有關,也就是在玻璃上涂上一層就可以發電,而且發電效率也很高。

    他說:“經過這場改革,我想我們在‘新’字上會更新,在過去的基礎上會做得更好,衡量我們的就是競爭力和效益。競爭力不是中國的,是國際競爭力,效益我們是在行業里比,要跑贏整個大勢和行業”。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