詳解:房地產行業的54萬億真實庫存
近半個月,國家領導人多次提及房地產,且都與去庫存相關,也間接說明高庫存壓力之下的房地產業已經明顯拖累中國經濟增長,中央層面也正尋求破解之道。那么問題來了,當前房地產行業的真實庫存到底有多少呢?近期安信證券推出一份關于房地產行業庫存的研究報告,在此小編將核心內容整理如下:
統計局待售面積指標無法反應真實庫存
從官方的數據來看,統計局每月公布的“商品房待售面積”是近似庫存的概念,但離真實庫存還是有很大差距的,“商品房待售面積”的統計口徑是:“報告期末已竣工的可供銷售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中,尚未銷售的商品房屋建筑面積,包括以前年度竣工和本期竣工的房屋面積,但不包括報告期已竣工的拆遷還建、統建代建、公共配套建筑、房地產公司自用及周轉房等不可銷售或出租的房屋面積。”
但這個指標有兩個遺漏的地方:
1)尚未開工的企業拿地應當計入庫存:會計上尚未開工的土地均記入房地產企業存貨,從現實理解也是,這部分企業通過招拍掛拿到的土地終究是要形成供給的,因此現階段未開工的土地也應計入存貨。
2)未竣工的在建項目(除已經預售)應當計入庫存:統計局的口徑僅僅考慮已經竣工尚未銷售的,但行業內一大部分是在建項目,都是企業庫存,當然需要扣除部分已經預售的。
正是遺漏上述兩項導致“商品房待售面積”的庫存指導意義大幅減弱。
行業真實庫存=商品房待售面積+尚未開工的企業拿地+在建商品房面積(扣除預售)
1、商品房待售面積---6.86 億方
截止2015 年10 月,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約6.86 億平米,其中住宅待售面積約4.36 億平米。
圖1:歷年全國商品房待售面積走勢
2、尚未開工的企業拿地---42.3 億方
截止2015 年10 月,根據搜房統計的全國自2001年起的招拍掛拿地數據(有可能遺漏無法統計的非招拍掛用地),全國自2001年開始共計成交建筑面積為162.4 億方的土地(其中一線5.69 億方、二線52.17 億方、三四線104.54 億方),扣除累計新開工商品房面積約120.1 億面積,庫存面積42.3 億方。
圖2:商品房用地出讓建筑面積
3、在建商品房面積(扣除預售)---49.1 億方
截止2015 年10 月,全國商品房施工面積約70.78 億平米,其中住宅約49.26 億平米。考慮到其中有一部分是已經銷售的,我們以2014 年全體地產上市公司為例,預收款約7012 億元、存貨約22872億元,預收/存貨=30.6%,則全國在建面積中,約49.12 億方為庫存面積。
圖3:歷年全國商品房施工面積走勢
綜上所述,得到的總庫存約98.3 億方,其中待售面積6.86億方、尚未開工的企業拿地42.3 億方、在建商品房庫存約49.1 億方。
習大大需要準備約54 萬億去庫存
以過去五年銷售年均11.5 億平米的銷售速度,在不新增供給的情況下,需要8.5 年方可完成全部去化,考慮到未來幾年銷售面積可能回落至10 億平米/年,則相應的去化年份約9.8 年,當然我們不可能新增供給同時也無需真正將庫存降至零,而是維持3-5 年的滾動開發即可,那么政府需要在盡量不新增商品房供應以及替代性供應的前提下,五年時間內消化50 億平米的庫存,假如以10849 元的百城均價計算,貨值約54.24萬億元,接近一年GDP 的81%,這個或許就是習大大未來幾年去庫存面臨的壓力。
原文詳見安信證券研究報告《庫存:習大大的去庫存任務高達54 萬億——房地產量價系列研究之一》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