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津冀:價格反彈力度領先全國
京津冀(北京、天津、河北)是北方最大的市場。2012年以來,水泥產量連續4年負增長,是全國市場最先下行的區域(5年間水泥產量增速從2011年增長26%到2015年下降16%,產量從6,932萬噸減少至5,486萬噸,縮水近1,500萬噸)。2011年價格見頂后,受市場需求快速回落,價格是一路走低(從407元/噸下降到270元/噸)。
面對這一形勢,2016年市場出現變化:
——京津冀水泥產量出現止跌企穩;
——金隅、冀東進行股權、資產重組。
兩大利好催生水泥價格上漲,首先從石家莊推漲,石家莊房地產"松綁"拉動需求是市場啟動主因;4月18日,金隅公告擬與冀東重組,印證兩年來市場傳聞;5月31日,金隅公告:持股冀東集團55%股份。大企業間重組為市場整合增添動力,北京、天津市場價格有所表現,京津冀三地價格增長50元/噸,一改多年來市場沉悶壓力。
從目前價格反彈力度來看:領先全國。下半年如何穩住價格,鞏固成果,進一步走高還有很多工作要做。在金隅、冀東重組投資者交流會上,從多角度對投資者給出很大信心。
從目前市場的關注點來看:
需求,河北地區,尤其是石家莊地區回升明顯,其他地區基本持平去年同期,市場進一步下行動力受到抑制。
供給,限產仍然是目前應對供需關系的主要手段,但前期價格的低迷,使相當部分企業被逼停,真正意義上的關停(去產能)還未到位。
金隅、冀東重組是穩定市場的助推器,今年京津冀地區價格能夠觸底反彈,這是主因。但從市場了解到,如何穩定價格關鍵在于市場供需的把握和主導企業的市場把控。今年上半年的長三角市場價格高企回落值得京津冀市場借鑒,一旦價格走高,恐怕考慮的就不是虧損問題。有了利潤,就必然關系到量的問題。
如何平衡量的關系,和價格的起伏緊密相關。目前華南、京津冀地區上半年價格走高企穩,能否持續站住并沒有上保險。在需求不出現大的波動,應該向好的概率大。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