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網訊(實習記者 蔡添嬌 張憲)60年前,祁連山水泥的開拓者扎根西域,建起了“一五”時期國家重點建設項目——永登水泥廠。公司產能從最初的48萬噸發展到現在的2800萬噸;資產從5000多萬元增加到現在的110億元。從一個生產基地發展到現在的16家水泥生產基地和9家商砼生產基地的產業集團。2017年,經歷一甲子的祁連山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企業經營的關鍵在于戰略規劃,祁連山始終緊跟市場節奏,公司每個發展節點的把握,不僅反映了祁連山人的發展智慧,也一步步提升了公司在區域水泥行業的競爭力”,祁連山董事長脫利成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專訪時表示。
借力資本 積極布局甘青藏
“六十年前,永登水泥廠建廠時的年產能48萬噸。公司上市時,產能也僅120萬噸,而現在已經是2800萬噸,是甘青藏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祁連山董事長脫利成在回憶祁連山這些年的發展時說道,“上市讓公司搭上了發展的‘動車’,公司借助資本市場,實現了水泥主業的快速發展。”
1996年6月,祁連山水泥集團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成為甘肅省第二家上市公司。上市以來公司在二級市場共募集建設發展資金20.16億元,為甘肅省上市公司中再融資次數最多的企業之一。
借助資本市場的力量,祁連山堅持兩條腿走路的發展思路,新建和并購同時進行,搶灘布點,加速產能擴張步伐,占據市場主動地位。形成目前掌控蘭州、河西、定西、天水、隴南、平慶、甘南,主導青海,輻射西藏的戰略格局。
脫利成董事長回憶,當年管理團隊提出了“突出主業、做大做強”的發展戰略,公司先后在永登、平涼、青海等地投資建設了3條日產2500噸和1條日產3000噸新型干法水泥生產線,并購重組了武山水泥廠、甘肅省浴佛水泥股份有限公司和蘭州大通河水泥股份有限公司,祁連山由永登水泥廠迅速發展成為擁有7個水泥生產基地的水泥產業集團。
特別是2010年以后,公司加快了通過產業并購快速擴張的步伐,出資4.8億元增資擴股酒鋼宏達取得60%的股權,打通了河西走廊水泥產業帶;出資7800萬元合資設立文縣祁連山水泥公司(占60%的出資),完成甘肅省最南端的布局;收購甘肅古浪峽水泥公司100%股權,強化河西區域控制權;收購夏河安多公司65%的股權,填補甘南地區的空白,整體布局甘肅南部水泥市場;收購張掖巨龍26%的股權,至此河西走廊水泥產業帶得以貫通;收購隴南潤基水泥公司100%股權,公司在隴南市場占有率超過95%,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祁連山區域龍頭地位得到有效鞏固和提升。
“當時祁連山制定快速布局“甘青藏”戰略的主要考量,一是甘青藏經濟建設比較落后,未來基礎建設的缺口大,水泥市場前景比較樂觀;二是這三個區域石灰石資源以及生產水泥的其他原材料比較豐富,具備一定的資源優勢;三是這個三個區域大量的重點基建項目都使用祁連山水泥,市場對祁連山品牌的認可度比較高。”脫利成董事長如是說。
如今,祁連山作為甘青藏區域最大的水泥生產企業,成功躋身國家重點支持的12戶大型水泥企業行列;構建了以水泥系列產品為主,發展商品混凝土和骨料,延伸上下游的產業鏈格局,實現了由單一生產向生產經營、兼并重組和資本運營綜合一體化的轉變。形成橫跨甘、青兩省的分布格局,實現甘青藏三省區的市場覆蓋。其產品在公路、鐵路、機場等重點高端工程市場占主導地位,在甘肅市場占有率達44%,在青海市場占有率達24%。
董事長脫利成總結稱公司并購業務主要堅持了三點,一是“不忘初心”,堅持水泥主業;二是“知行合一”,認準目標并付諸行動;三是“唯快不破”,戰略布局要精準、快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