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文叁:要通過改革創新化解水泥行業過剩產能
郭文叁是兩屆以上的全國人大代表,每年參會他都會帶來一些事關經濟社會發展的意見和建議,而他最為關心的是為之奮斗了一輩子的水泥產業。3月7日,郭文叁說:“要通過改革創新化解水泥行業的過剩產能。”
郭文叁認為,去產能并不是簡單地關閉企業,而是要通過改革創新和技術改造將產能消化在無形之中,是在企業自身的轉型升級中,用新的發展模式和更貼合市場的產品來實現對產能過剩的替代。郭文叁從四個方面闡述了現階段我國建材行業在去產能方面應采取的發展措施。
一是要面向高的方向轉,做優做大做強主業。做水泥的就要堅持水泥主業不動搖,這是實現跨越發展的關鍵,也是成功的規律。水泥行業要搶抓國內水泥產業轉型升級的機遇,推動水泥產業向高端價值鏈發展,做大做強主業,這是符合行業發展趨勢和規律,切合很多企業的實際。國家有關部門要盡快淘汰325號水泥,向國際標準看齊,把過剩的落后產能淘汰掉。水泥企業要進一步發揮技術優勢和綜合優勢,加大新產品的研發力度,著力發展先進水泥材料和制品,在高品質水泥產品上取得更大突破,生產出更多符合國際標準的、市場需求的高品質水泥。加快由傳統材料向高新技術材料轉變,進一步延伸產業鏈,提高產品附加值。
二是要面向聯的方向轉,推動多產業融合發展。多年來,我國一些排位靠前的水泥企業要圍繞水泥主業拓展產品線,形成水泥、化學建材、節能環保新材料以及節能環保裝備等產業多點支撐的格局,這就要求多產業聯合發展,牢牢把握產業融合發展的潮流,通過業態創新、模式創新推動產業聯動發展。要注意突破傳統思維,順應制造業、現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的趨勢,還要大力發展如水泥檢驗檢測、認證、工業設計、節能環保裝備融資租賃等生產性服務業。近期,國務院關于租賃業的發展又發出指導文件,要順應“互聯網+”的發展趨勢,要運用互聯網改造業務流程,實現大企業組織結構、經營模式上的創新。
三是面向綠的方向轉,全面提升綠色制造水平。當前綠色制造已經成為中國制造的發展方向,在“十三五”規劃中要重點謀劃。“十三五”期間,水泥企業要牢固樹立循環意識、環保意識、生態意識,在綠色發展上先行一步,嚴格按照ISO 14001環境標準組織生產,加大脫硝項目和低溫余熱發電技改力度,進一步節能減排,大力發展水泥窯協同處理生活垃圾、污泥和工業廢渣綜合利用技術,大力發展循環經濟,推行清潔生產,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水平。
四是面向智的方向轉,著力打造智慧企業。國家目前正在組織創新工程、智慧工程。一些發展較好的水泥企業已經實現了生產線全程自動化流水作業,自動化水平在我國工業領域位居前列,但是離真正實現全系統、全方位、高水準的智能化還是有一定的差距。“十三五”期間,水泥產業要按照“中國制造2025”的要求,在現有基礎上加大技術攻關力度,系統綜合運用云計算、大數據、互聯網信息化技術,建立貫穿水泥生產全過程的高水準智能控制系統,最大限度實現生產的精細化、智能化,推進智能制造,打造智慧企業。前不久,工信部發布的原材料工業兩化融合,提出了智能水泥生產線的建設標準,為水泥行業發展提供了重要的主攻方向。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