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企業| 正文內容

    財華社:凈利潤同比增長173%,華潤水泥怎么做到的?

    2015年,中國建筑業寒潮肆掠。水泥行業虧損面達到35%,行業利潤率創近10年歷史新低。但即使是在這樣糟糕的行業背景下,本文的主角——華潤水泥(01313-HK)仍然實現了12.29億港元的經營溢利。而伴隨著行業的回暖,華潤水泥的業績也迅猛回升。

    據華潤水泥上周五披露的2017年年度業績公告顯示,華潤水泥于2017年內實現營業額299.58億港元,同比增長16.8%;實現公司擁有人應占盈利36.17億港元,同比增長172.8%。業績回升雖在意料之中,但盈利能力如此巨幅的提升仍然讓人好奇華潤水泥是如何做到的?

    內外合力,提升業績

    從公告披露的綜合損益表可以看出,華潤水泥盈利能力的提升受益于以下四項因素:

     

     

    華潤水泥綜合損益表 圖源:港交所

    一是有效的成本控制。2017年華潤水泥的營業額實現同比增長16.8%,但銷售成本同比增長幅度僅為11.3%。成本的控制一方面受益于公司內部的規模經濟效應,另一方面也有華潤水泥研發中心的貢獻。2017年華潤水泥研發中心實驗室為各個水泥基地提供生產工藝品質的系統檢測,有效支援了基地的精益運營,幫助降低成本、提高品質并減少能耗。

    二是非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顯而易見的是,華潤水泥2017年內錄得匯兌損益為正,而2016年內為負。但匯率的高低變動屬外部因素,并不能作為穩定的收益來源,因此此處不予討論。另一大非主營業務收入的增加來自于其他收入,數據顯示其他收入項目下各明細科目于2017年內都同比實現了正增長。其中既有受行業回暖導致的廢料及原材料銷售增長,也有不具可持續性的政府獎勵、外部賠償等的增長。

     

     

    華潤水泥其他收入明細 圖源:港交所

    三是財務費用的減少。公告顯示2017年華潤水泥需為銀行貸款、無抵押債券、短期融資券及中期票據等支付的利息費用同比減少了0.72億港元。此次費用減少的直接原因是華潤水泥借款凈額的減少(-20.2%),根本原因是業績增長導致華潤水泥同比更加的充足現金流為及時償債提供了可能。

     

     

    華潤水泥流動資產明細 圖源:港交所

    四是行業回暖導致產品價格的回升。這是華潤水泥業績增長的最本質原因。數據顯示,華潤水泥在主營產品銷量下滑的前提下,仍然依靠上漲的水泥價格實現了水泥分部營業額的增長。至于熟料和混凝土分部則實現了銷量和價格的同時增長,最終促使華潤水泥的凈利潤由2016年的4.9%增長至2017年的12%。

     

     

    華潤水泥分部營業額明細 圖源:港交所

    簡單來說,水泥行業回暖導致了價格回升,刺激了華潤水泥的業績增長(包括主營和非主營業務)。由于規模經濟和技術進步,華潤水泥的主營業務盈利能力大幅提升。華潤水泥也因此獲得了更充裕的現金流用于償還負債,有效減少了財務費用的支出。由此引出了一個問題:水泥行業為什么會迅速回暖?

    大機遇與小挑戰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要先弄明白2015年中國水泥行業為什么會遭遇行業寒潮?官方的解釋是2015年之前中國經濟超高速發展透支了社會對水泥行業的需求,導致2015年市場對水泥的需求萎靡,最終整個行業進入了“降價——賣不出去——再次降價”的惡性循環。

    一方面,2015年的行業寒潮追回了部分被透支的需求;另一方面,自2016年起中國開始實施供給側改革,刺激了中國經濟的再一次增長并增加了市場對水泥等產品的需求。

    國際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了82.7萬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增長6.9%,高于年初目標;全國固定資產投資較去年增加7.2%至63.2萬億元。基建投資方面,2017年公路建設投資較2016年上升17.7%至2.1萬億元;房地產投資方面,同比增長7%至11萬億元。以上領域的大規模投資,為水泥行業在供給側改革中的穩健發展奠定了基礎,增添了助力。

    華潤水泥則抓住了機遇,于2017年新建一條熟料生產線、兩條水泥粉磨線和三座混凝土攪拌站(另關閉兩座),及時增加自身產能并提升業績。唯一的利空因素是伴隨著國家對污染防治工作的大力推進,節能省排及安全生產方面的督查力度進一步趨嚴。但對于華潤水泥這樣注重、且有實力完成研發創新的企業來說,完成向新型環境友好型企業的轉型應該只能是發展過程中的一個小挑戰罷了!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