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萬得通訊社報道,9月7日早間,中國建材、中國中材旗下上市公司紛紛停牌,因重要事項未公告。
中國建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的中國巨石在上交所停牌,因重要事項未公告;中國建材在香港停牌,等待根據香港收購及合并守則刊發內幕消息。

中國中材股份有限公司下的中材國際、寧夏建材、祁連山在上交所停牌,因重要事項未公告;北新建材、天山股份、中材科技在深交所停牌,擬披露重大事項;中材股份在香港停牌,等待根據香港收購及合并守則刊發內幕消息。

中國建材集團混改或提速
早在去年8月,經國務院批準,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與中國中材集團公司實施重組。中國建筑材料集團有限公司更名為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作為重組后的母公司,中國中材集團有限公司無償劃轉進入中國建材集團有限公司。中材集團旗A股公司包括中材國際、寧夏建材、中材節能、祁連山、中材科技、天山股份、國統股份等。中國建材集團旗下A股公司包括北新建材、中國巨石、洛陽玻璃、瑞泰科技等。

重組后的新集團資產總額超過5500億元,成為名副其實的中國最大的綜合性建材產業集團,也是世界建材領域的航空母艦和領軍企業。產業制造方面,新集團水泥熟料產能達5.3億噸、位列世界第一;商品混凝土產能達4.3億立方米、位列世界第一。石膏板產能近20億平方米、玻璃纖維產能178萬噸、風電葉片產能16GW,均位居世界第一;在國際水泥工程市場和余熱發電國際市場領域也將進一步鞏固全球行業第一地位。
據中國證券報消息,事實上,中國建材與中材集團自從2016年8月實施重組以來,上市公司層面的整合一直未有實質性推進,同時還存在同業競爭的問題亟待解決。因此,此次旗下上市公司集體停牌,強化了集團后續整合預期。
回溯此前公開信息報道,“兩材”的整合已經透露出些許端倪。中國建材集團董事長宋志平年初在集團2017年工作會議上就表示,2017年將突出整合優化,大力推進集團業務整合。加快布局“三條曲線”,打造六大業務平臺,著力推進上市公司整合融合,加強集團內部資源協同,力爭在“十三五”期間,把集團建設成全球規模最大、效益最好、技術最先進的建材產業集團。同時,突出深化改革,進一步增強企業活力。深入推進兼并重組、落實董事會職權、員工持股、混合所有制等四項改革試點。全面完成公司制改革,加強企業內部機制,形成管理層、員工的利益和企業效益正相關的關系。
8月30日,在國資委舉行的“關于中央企業重組整合有關情況的通報”會議上,中國中車(601766)以及被列為央企兼并重組試點單位的中國遠洋海運、中國建材代表也在會上提供了重組的相關情況。
其中,中國建材代表在會上表示,整合方案正在反復討論和研究中,兩材整合的總體思路是,按照業務歸核化原則,每個子公司都圍繞核心業務形成一個大的產業、爭取做到全球前三,打造專業化的中大型上市公司。同時要遵循資本市場邏輯和規律,通過多種方式整合同質化業務,提高資本運營與重組整合能力,實現上市公司價值最大化。同時,重組與改革工作將同步推進,四項改革試點實現齊頭并進,兼并重組試點全面展開,混合所有制試點繼續深化,職業經理人制度體系初步建立。積極探索市場化機制,努力在經營者、所有者和公司利益之間建立起正相關關系,集團所屬中材電瓷入選國資委混合所有制企業員工持股試點,中材國際設置股票股權激勵,非上市科技企業衢州金格蘭開展分紅權激勵,均取得了重大進展。
近日,在新華網和國務院國資委組織開展“砥礪奮進新國企”大型融媒體訪談上,中國建材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宋志平在談及中國建材混合所有制中民營企業占比高時表示,合作開始時要規范,合作過程中要清清爽爽,只要我們把住這樣的關,我覺得混合所有制完全能夠做得很健康。中國建材在整個混合所有制里提倡規范運作,一定要規范,依規依法進行,不要搞內幕交易,不要搞權錢交易。
受益于價格上漲,旗下公司中報業績靚麗
今年上半年,水泥、玻璃全面進入上行周期。建材行業中,上半年收入增速居前的子行業是玻璃、裝修建材、水泥,分別增長36%、34%、30%;二季度收入增速居前子行業分別是玻璃、耐火材料、裝修建材,分別增長52%、51%、38%。上半年利潤增速靠前的子行業是水泥、玻璃、新材料、裝修建材,分別增長151%、78%、38%、36%;二季度利潤增速居前的子行業是水泥、玻璃、新材料、裝修建材,分別增長81%、65%、52%、37%。水泥、玻璃全面進入上行周期。
受益水泥、玻璃景氣高企,中國建材集團旗下上市公司中報紛紛交出了漂亮的成績單。Wind資訊數據顯示,15家子公司上半年業績全部實現增長,其中在港上市的中國建材上半年實現凈利潤8.85億元,同比增逾7倍,A股上市公司中,祁連山、寧夏建材、天山股份、洛陽玻璃凈利潤實現倍增,祁連山增幅更是超過10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