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企業| 正文內容

    紀錄:銅陵海螺的前世今生

    在中國水泥行業,有這樣一家公司,他見證了水泥窯生產線從日產4500噸到日產12000噸的重要節點,他經歷了中國水泥設備從代代引進到國產化的奮斗征程,他用世界首例水泥窯處理垃圾項目和世界最大的余熱發電機組改變著水泥行業的形象,他擁有無法復制的發展歷程,他濃縮了當代中國水泥行業的精華,他是中國水泥行業最璀璨的星光之一,他就是世界上單廠規模最大的水泥熟料生產基地之一——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

    20年間,銅陵海螺從瀕臨解散的項目涅槃重生,靠的是什么?帶著這些問題,我們走近銅陵海螺,追憶創業之初的迎難而上和堅持,細數一路走來的發展創新和拼搏,通過一起起重大歷史事件,探求其發展的源動力。

    前傳——正確決策奠定騰飛基礎

    銅陵海螺的前身是銅陵水泥項目,從籌建期間就備受矚目,被列為國家“八五”重點項目,是我國建材行業首次使用世界銀行貸款的項目,是中央和地方合資建設的高標準水泥廠,僅籌備工作就將近10年。

    海螺集團與銅陵水泥項目的緣分起于1993年底。當時項目開工僅一年,但受通貨膨脹、項目設計變更和漏項等因素的影響,預算一調再調,從7.79億元調整到14億元。針對這種情況,國家建材局領導在征求時任寧國水泥廠廠長郭文叁的同意后,奔赴合肥市,向安徽省有關領導提出由寧國水泥廠控股建設銅陵水泥項目的建議。但由于條件不成熟和認識上的不一致,建議未能被采納。

    至1994年底,銅陵水泥項目建設情況繼續惡化,概算調整至16.78億元,超出原預算的一倍多,項目前景被普遍看淡。而此時的寧國水泥廠剛剛實行了五項管理制度,激活了機制,抓住了水泥行業蓬勃發展的大好時機,獲得了豐厚的利潤。1995年初,國家建設銀行要求貸款全部由安徽省建設投資公司和寧國水泥廠予以擔保,否則不再提供任何貸款。當時的寧國水泥廠頂著壓力,拒絕擔保。1995年6月,建設銀行停止貸款。至此,銅陵水泥項目資金完全中斷,工程停工,成為安徽省政府和承貸銀行的一個債務包袱。

    為加快銅陵水泥項目的建設步伐,1995年9月,安徽省政府開始改革項目投資體制,決定由寧國水泥廠、省建設投資總公司、銅陵市建設投資公司三方參股,組建安徽銅陵海螺水泥有限公司。項目實行董事會領導下的總經理負責制,注冊資本5.65億元,其中海螺集團出資3.1565億元,占55.9%的股份。1995年9月9日,銅陵海螺在銅陵天井湖賓館召開首屆董事會,任命郭文叁擔任首任董事長。

    1995年10月,銅陵海螺舉行掛牌儀式,時任安徽省常務副省長汪洋在儀式上指出:銅陵海螺的成立適應了國企改革的需要,為全省資產存量調整開了一個好頭,意義十分重大。從此,銅陵水泥項目正式加入海螺大家庭,與海螺集團結下了不解之緣。

    銅陵海螺掛牌儀式

    寧國水泥廠接管后,充分發揮法人治理機構,實行項目業主負責制,從寧國水泥廠抽調一批技術管理骨干,保證了銅陵海螺工程進度穩步推進。據統計,從1992年8月到1995年9月,3年時間,銅陵水泥項目共完成總工程量的49.3%;從1995年10月寧國水泥廠接手,到1996年7月,不到10個月,銅陵海螺完成總工程量的39.5%。

    1996年7月26日,生產線點火成功,提前5個月實現了省委、省政府下達的目標。據測算,銅陵海螺最終投資14億元,由于寧國水泥廠的最終參與建設,不僅較概算節省了2.8億元,而且讓這個長達13年之久的工程劃上了句號。由于項目投資較高,還包括世界銀行貸款本息5600萬美元和國內銀行貸款6.2億元,項目投產后的幾年一直處于嚴重虧損狀態,1998年虧損8400萬元,1999年和2000年在產銷量超產10%和20%的情況下,仍然虧損3500萬元和900萬元,直至2001年才獲得凈利潤,充分地體現了海螺集團身為大企業的社會責任感,得到了國家計委、安徽省政府和建設銀行的高度贊賞。

    一線點火儀式

    銅陵海螺一線全景

    技術升級為騰飛插上翅膀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從引進國外生產線到國內第一條日產5000噸國產化示范線,到國內第一條日產10000噸生產線,再到日產12000噸水泥生產線,銅陵海螺邁出的每一步,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銅陵海螺的發展歷程,就是一部濃縮的現代中國水泥工業的發展史。這一切都源于海螺人孜孜不倦追求技術升級的進取精神。

    時間回溯到1996年10月,海螺集團迎來了組建后的第一件大喜事,自主設備成套的日產2000噸新型干法生產線在寧國水泥廠一次性點火成功,創下了當時國內外同等規模水泥廠建設中投資最低、工期最短、建設質量最好的新紀錄。隨后幾年間,集團連續建設了5條日產2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建設期間,海螺的管理層清晰地認識到,日產2000噸生產線已經不能滿足中國水泥發展的需要,為加速水泥工業結構調整,必須進一步開發出低投資、國產化的日產5000噸熟料新型干法生產線。

    這個想法與國家和行業政策不謀而合。2000年8月,原國家建材局出臺了關于發展新型干法水泥,加快我國水泥產業結構調整的228號文件。2000年8月17日,時任國家經貿委主任的盛華仁到海螺集團考察,與郭文叁董事長交換了意見,認為可以在銅陵海螺現有基礎上,再建設一條示范生產線,并提出幾點要求:一是規模要在4000t/d以上;二是投資不能超過5億元;三是設備要國產化;四是建設工期要控制在15個月;五是環境保護要達到國內最佳水平,尾氣排放要達到50mg/m3以下。

    時任國家經貿委主任盛華仁考察銅陵海螺

    郭文叁董事長當場承諾,只要國家經貿委批準立項,海螺一定按照要求,將此事辦好。盛主任回到北京后,立即召集國家建材局局長張人為與甘智和司長研究此事,很快批準了項目。2001年2月,銅陵二線工程正式破土動工,主生產線2002年3月建成,建設周期僅13個月,6月全線投產,10月各項主要技術經濟指標均達到或超過設計指標,總投資額僅為2.56億元,生產線建設周期和總投資創下了水泥廠建設史上的新紀錄。

    銅陵海螺二線開工儀式

    在建設過程中,海螺集團與南京設計院和各裝備廠家聯手合作,在銅陵海螺二線成功開發并使用了國產大型原料立磨、立磨減速機、雙轉子錘式破碎機、大型堆取料機、NC型雙系列五級預熱器系統和NST型在線噴旋管道分解爐系統等關鍵設備,技術裝備國產化率達到90%以上,形成了具有我國自主知識產權的5000噸生產線成套技術,結束了我國大型水泥裝備重復引進、代代引進的歷史。其中與沈陽重型機器有限責任公司合作研制出國內第一臺大型立磨(MLS4531),產量超過400t/h,被國家經貿委列為2001年國家級新產品。

    銅陵海螺二線點火投產

    銅陵二線的成功,進一步顯示出新型干法線的優越性,使我國預分解窯新型干法技術在全國范圍內推廣,加快了立窯的淘汰速度,加速了中國水泥工業的結構調整。據統計,2001年我國新型干法線比例僅占11.1%,2003年上升至21.5%,2004年增加到30.9%,2008年上升到60%以上。

    2003年元月13日,北京世紀金源大飯店,國家建材科教委主辦了“銅陵海螺5000t/d國產化示范線技術及裝備交流總結會”。國家經貿委和建材協會的各級領導對銅陵海螺5000t/d國產化示范線的成功表示祝賀,認為此項目在技術上、管理上、體制上開辟了一條中國水泥工業自主發展的成功之路,是我國水泥工業史上的一個里程碑!是我國傳統工業向新型工業化發展的一個重大轉折!在技術、經濟和政治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技術創新之路永無止境。成功建設第一條5000t/d國產化示范線后,銅陵海螺立即瞄向當時世界最先進的生產線——日產10000噸水泥生產線。籌劃初期,郭文叁董事長組織100多名技術骨干,分別赴泰國考察10000t/d生產線,赴韓國考察8000t/d生產線。考察人員看到了特大型熟料生產線在降低成本等方面的巨大優勢,結合自身的資源、技術、資金等條件,更加堅定了建設特大型生產線的信心,決定在銅陵海螺建設2條10000t/d生產線。

    萬噸線開始三通一平

    銅陵海螺10000t/d生產線是中國水泥行業第一條萬噸級生產線,當時全世界僅僅有三條,中國沒有任何建設經驗,而且由于生產規模的超大型化,從石灰石破碎到熟料出廠各個環節完全不同于現有規模的生產線,建設難度可想而知。

    為積累建設經驗,海螺集團先在池州海螺投建8000t/d生產線,為成功建設10000t/d生產線打下了基礎。2003年2月,正式開工建設銅陵海螺兩條10000t/d生產線,A線于2004年5月26日點火一次成功,7月9日達產達標,比國外同規模生產線的建設工期要縮短近1年,而且工藝裝備和控制水平均達到世界先進水平。B線于2004年10月5日點火投產,實現了當月點火,當月投產,當月達產達標。

    第一條10000t/d生產線成功點火

    銅陵海螺萬噸線代表了當時世界最先進技術和裝備水平,預熱器采用了FLS公司五級雙系列帶單分解爐的旋風預熱器系統,冷卻機采用了CP公司HE10推動篦式冷卻機,是當時最為先進的第三代冷卻機。最具特色的是,萬噸線生料制備系統是由兩條5000t/d生產線的生料系統合并而成,兩條萬噸線的出磨生料和煤粉可以實現互倒,不僅提高了系統的保障度,生產組織靈活,而且主輔機設備與5000t/d 配備完全相同,節省了管理成本,降低了備件儲備。

    兩條萬噸線全部建成后,2005年12月23日22時38分,銅陵海螺全年熟料總產量突破1000萬噸大關,讓中國有了年產1000萬噸級的熟料生產基地,有了年勞動生產率8000~10000噸/人噸熟料的工廠,在整個水泥行業產生了巨大的反響,有力地推進了我國水泥工業的大型化、集約化、現代化進程,大大縮短了和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樹立了我國水泥行業的良好形象。

    兩條萬噸線遠景

    2008年元月12日,時任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蒞臨海螺集團視察,詢問了12000t/d生產線國產化的有關情況,鼓勵海螺的同志們繼續努力,把海螺建成國際知名品牌。為積極落實胡總書記的重要指示和殷切希望,響應國家提出的擴內需、保增長和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實現經濟社會平穩增長的號召,海螺集團決定啟動3條12000t/d生產線建設。

    2008年12月3日,時任集團副總經理任勇到銅陵海螺主持召開12000t/d項目專題研討會。銅陵海螺員工代表一致認為,銅陵海螺有豐富的萬噸線建設、管理經驗,技術和人才儲備充分,條件優越,希望集團將此重任交付。12月28日,銅陵海螺隆重舉行12000t/d生產線及配套項目開工動員大會。

    隆重舉行銅陵12000t/d生產線開工動員大會

    為滿足“必須體現水泥行業技術進步的最優成果,必須體現節能減排、環境友好的發展要求,必須體現安全環保、高效穩定的效益要求”的要求,2009年開始,銅陵海螺在集團的幫助下,與國內知名水泥設計院一起,從工藝優化、設備配置等方面對12000t/d生產線進行技術論證,形成12000t/d熟料線工程設計技術規范要求和主要工藝配置思想,并邀請POLYSIOUS、FLS、CP、IKN等多家水泥裝備制造公司,進行國際公開招標。

    海螺不是全盤接收裝備,而是結合自身經驗提出合理先進的建議。最終,窯尾預分解系統和回轉窯采用了FLS公司的5級雙列預熱器及ILC型預分解爐;冷卻系統采用了IKN公司懸擺式篦冷機;原料粉磨系統采用海螺川崎新研發的CK490輥磨;自動化控制系統是集團自行開發的先進的人機對話系統。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同時,海螺與國內裝備企業合作,研發出JLW型減速機、35噸的C7052型塔吊等設備,推動了國內相關裝備的技術創新和產品升級換代。

    2011年12月30日銅陵海螺日產12000噸生產線點火成功,2012年1月2日順利投料試運行, 1月7日實現72小時達產達標,生產出首批合格熟料。人民網蕪湖2012年1月12日發文稱“海螺集團12000t/d水泥熟料生產線使用的設備技先進、世界一流,很多領先的技術項目甚至是我們前所未見的”。丹麥史密斯公司經理歐尼爾更是用了“非常令人驚奇的好”來形容海螺的建設過程。

    12000t/d生產線點火儀式

    12000t/d生產線建成后,2012年,銅陵海螺生產熟料1453.44萬噸,2013年生產熟料1447.14萬噸,2014年生產熟料1454.83萬噸,公司已經連續10年生產熟料突破了1000萬噸。

    12000t/d生產線全景


    [責任編輯:GC05]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