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交部回應中國工業產能過剩危害全球經濟的說法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24日回應所謂中國工業產能過剩拖累中國經濟、危害全球經濟的說法,她表示,中國確實有部分行業產能過剩,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貢獻度達50%,創造了占全球約25%的經濟增量,對全球經濟作出超額貢獻。
華春瑩表示,中國部分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確實存在,但這僅僅是中國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的一個現象,本質是中國經濟經過30多年的高速增長后進入了動力轉換、結構調整的新階段,經濟增長由高速轉向中高速,這既是經濟規律,也是中國政府主動調控的結果。她說, “近年來,中國經濟對世界經濟的貢獻率達50%,即使在去年中國經濟受外部環境影響下行壓力增大的情況下,中國仍以占全球約14%的GDP總量創造了占全球約25%的經濟增量,對全球經濟作出超額貢獻。我不知道你提到的報告是如何得出”對全球經濟造成深遠危害“這一結論的?相反,中國經濟經過結構性調整,未來必將為世界經濟提供更多增長動力。”
有觀點稱,中方希望通過“一帶一路”規劃向中亞、中東輸出產能,但這些市場的規模不足以吸納中國過剩產能。對此,華春瑩指出, 無論是“一帶一路”建設還是國際產能合作,都是遵循“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每一個項目都是合作雙方共同商定的,充分考慮了產能承接國的實際需求。這種合作不是簡單的加加減減,更重要的是,通過產能合作,加強產業鏈、供應鏈的融合,釋放出新的發展空間和潛力。
同時,她還表示,正是看到這一點,一些發達國家包括歐盟國家積極參與進來,與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開展產能三方合作。我相信,我們可以將中國制造業的性價比優勢和發達國家的高端技術、發展中國家的需求有機結合起來,實現三方共贏,為世界經濟復蘇增長注入新動力。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