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以深化改革的紅利增強國企活力和競爭力
上周,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本輪國企改革的綱領性文件在十八屆三中全會召開近兩年后終于出臺。1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深化國有企業改革和發展座談會,強調以深化改革的紅利增強國企活力和競爭力,在推動我國經濟提質增效中實現升級發展。
據財政部統計,截至2014年底,中國各類國有企業共有15萬多家,數目全球第一。在18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的座談會上,國資委及多家中央和地方國有企業負責人先后發言。李克強指出,國有企業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物質基礎和政治基礎,要充分認識國企改革發展的重要性、緊迫性。“各地區各部門和國有企業要認真貫徹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堅持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改革方向,完善現代企業制度和國有資產監管管理體制,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充分釋放改革紅利,不斷提高發展質量和效益。”
李克強說,國企改革要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為標準,最終成效也要體現在提高發展的質量和效益上。國有企業要把深化改革與穩增長、調結構、惠民生有機結合,圍繞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主動擔負起促進產業升級、擴大有效需求、提升經濟競爭力等重任。他表示,“對那些‘僵尸’企業、長期虧損企業和低效無效資產,要通過兼并重組等方式抓緊處理,做好增量、盤活存量、主動減量,這樣能夠提高國有資本配置的總體效率,增強國有經濟的整體功能。”
李克強指出,要加快技術改造和內部挖潛,減少虧損、擴大盈利,增強企業活力、競爭力和抗風險能力,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創造更多社會財富,促進宏觀經濟運行的整體改善。他強調,要堅持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把國企改革與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緊密結合。“國有企業與‘雙創’相結合可以產生疊加聚集效應,形成國有企業和整個經濟發展的強勁活力,形成經濟發展的新動力。現在很多大企業順應互聯網和產業變革的新趨勢,積極優化生產經營方式,建立眾創、眾包、眾籌等支撐雙創的平臺或者模式,集聚企業員工和社會創客的智慧,讓有限的企業變成開放式、協同式創新創業平臺,提高了企業生產的效率和效益。”
李克強說,要健全激勵約束機制,弘揚企業家精神,壯大企業家隊伍,依靠廣大員工共同努力,推動國有企業在改革創新中實現更大發展。要以高水平對外開放促進深化國企改革。國有企業要抓住國家推進“一帶一路”建設和開展國際產能合作的機遇,充分利用中國產品性價比好、建設能力強等優勢,主動對接國際市場需求,積極參與全球競爭與合作,在競爭中創出品牌,在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加強合作、拓展空間,實現企業發展水平躍升。
李克強指出,國企改革涉及面廣,要加強和改進黨對國有企業的領導,充分發揮企業黨組織政治核心作用。“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為國企改革和發展創造良好的環境。正確處理政府和市場關系是國企改革的重要保障,國企首先是企業,是依法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擔風險、自我約束、自我發展的獨立市場主體,是以經濟效益為中心的。政府管理國有企業要遵循市場經濟規律和企業發展規律,把為企業提供服務放在首位。”
李克強表示,要落實《公司法》要求,推動完善企業法人治理結構,提高各類監督和監管的有效性,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快制定貫徹《指導意見》的配套政策和鼓勵企業創新發展的舉措,對需要試點的應支持企業積極探索,建立合理的容錯機制,分類推進,因企施策,形成合力,推動國企改革發展取得更大進展,為保持經濟中高速增長、邁向中高端水平作出新貢獻。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