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屆國際水泥化學大會將于10月在京舉行
第14屆國際水泥化學大會將于2015年10月13日~16日在北京召開。大會主題是“低碳水泥與綠色發展”。會議由中國硅酸鹽學會和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主辦,得到了國家科技部、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中國工程院、中國水泥協會等單位的支持,并得到中國建材集團、海螺水泥、華潤水泥等企業的大力贊助。
1918年,國際水泥化學大會“誕生”于倫敦,歷經近一個世紀,已發展成全球水泥科學技術領域歷史最悠久、學術水平最高、參加國家和人數最多的國際學術盛會,被喻為國際水泥學術界的“奧林匹克”。本屆大會是我國輾轉20余年5次申辦,最終于2011年西班牙會議上獲得2015年大會主辦權。
大會共收到近50個國家和地區的693篇論文。論文涵蓋了水泥化學和混凝土應用基礎研究領域的所有主題。大會目前注冊人數逾800人,預計參會人員為1000人左右。大會共有24個主題報告、25個邀請報告、190個口頭報告和455篇張貼論文。為保證學術論文質量和會議交流效果,組委會先后組織召開了兩次國際學術委員會會議和兩次國內籌備會。
大會將于10月13日上午在北京國際會議中心拉開帷幕。會議期間,為了進一步展示中國近年來在水泥混凝土方面取得的進步,特意安排與會代表到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三峽集團總部(了解三峽大壩施工與材料等)和北京水泥廠進行技術參觀交流。國際材料與結構研究實驗聯合會(RILEM)部分技術委員會也同期召開會議。同時,大會將通過申辦評選方式確定下屆會議的舉辦地點。目前,大會秘書處已收到來自4個國家5個單位的申辦材料。
另外,大會根據慣例開設會前培訓課程,分別在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清華大學、北京工業大學和中國礦業大學舉辦混凝土耐久性、水泥水化及其微觀測試技術、堿激發膠凝材料四個主題的課程培訓,邀請各領域國際頂尖專家授課。
大會組委會將頒發特殊貢獻獎,表彰在水泥混凝土研究領域做出杰出貢獻的資深科學家,包括中國的唐明述院士和孫偉院士、英國F.P.Glasser教授、美國S.P.Shah教授、德國F.H.Wittmann教授和日本長龍重義教授。大會還特設優秀學生論文獎,鼓勵優秀的青年才俊,并在閉幕式頒發獎項。
由中國建筑材料科學研究總院倡導成立的亞洲水泥與混凝土研究院將同期揭牌。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