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瑞水泥:精心布局,抓住每一次碰到肩頭的機會
李留法,這位常被河南本土媒體冠以“水泥大王”的標榜人物,起步之道并不在水泥,而是由一個小型鑄造的手工作坊式企業經過30多年的風塵雨露成長而來。80年代初期,李留法,坐擁洛陽之東——汝州這個商賈云集之地,乘著改革開放之舟,聯合五戶親朋,組建了農民股份制合作企業汝州市鑄鋼廠,開啟了天瑞集團的幸運之旅,“蛇吞象”、民企兼并國企、跨行業、跨區域等,一個民營企業經歷的,他在經歷著;一個民營企業沒有經歷的,天瑞正在創造著。
天瑞,這個并不是以水泥起家的年輕企業卻能在行業中創造獨具一格的魅力,在于其一步一個臺階的前行風格。
一、先鋒創業、原始積累:合著市場脈搏鑄基業
天瑞,這個在市場經濟中打拼出身的市場弄潮兒始終具備獨特的戰略投資眼光,在其起家產業鑄造業不斷發展的同時,診脈市場機遇,涉足水泥行業,并且選擇了兼并、承包經營、租賃等多元化的運作方式,完成了原始的積累。
1994年3月,天瑞正式涉足水泥行業,出資承包了汝州市白云山水泥廠,投資建設了兩條水泥生產線,使設計之初的三條生產線全部配套,產量從原來的6.8萬噸提高到了30萬噸,短期扭虧為贏,淘到了水泥這一新行業的第一桶金。
1997年,繼續接管了由平頂山市在魯山縣設立的扶貧項目—平頂山市特種水泥廠,經過兩年的苦心經營,再一次嘗到了甜頭,奠定了繼續將水泥之路走下去的信心和勇氣。
1998年,天瑞出資543萬元收購了已經倒閉的魯山縣梁洼鎮鎮辦白色水泥廠,并在此基礎上組建了魯山縣安泰水泥有限公司,投入4000萬元新建3條10萬噸機立窯水泥生產線,實現生產能力30萬噸。
1999年,天瑞開始洽購經營不善的汝州市磊裕水泥股份有限公司。該企業當時在當地可以稱得上是大型的國有企業,擁有濕法回轉窯(¢3.95×150m)一臺,其余為6臺機立窯(¢2.5×10m),年產水泥80萬噸。天瑞接手后的當年以租售結合的方式對磊裕公司實施改制,組建了河南裕泰水泥有限公司,生產能力達到110萬噸,這也被看為是天瑞水泥有限公司的前身。而也正是在這一年,天瑞集團確定了“以鑄造為基礎,以能源為保證,以水泥為主業,逐步做大做強”的發展思路。
2000年,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正式組建,此時水泥年生產能力已達到140萬噸,通過承包、收購、擴改建而得以妥善經營的企業成為天瑞的全部家底,也是天瑞水泥的基本資產。
二、步入新型干法新時代:遠謀未來、循環發展
截止到2014年底,天瑞集團天瑞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位列2014中國民營500強第111位,同比2013年上升20個位次。水泥是其重要的四大戰略業務之一,共擁有21條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形成產能3178萬噸,主要布局于根據地華中地區河南和東北地區的遼寧兩省,另在安徽宿州建有一條5000噸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
(一)河南:穩住固有資源、市場優勢
進入新世紀,天瑞水泥本著充分“利用資源、不斷開拓市場、保持技術領先、挖掘成本潛力”的發展方針,加快資源和市場整合步伐,加大與煤業集團和電力企業合作力度,在原料基地建設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產線,在主要大中城市與電力企業合作建設水泥粉磨站。
天瑞水泥充分的認識到水泥行業容易形成區域性強勢,優先選擇在平頂山、新鄉、商丘和信陽等石灰石礦藏資源豐富的地區建設大型熟料生產基地,搶占資源制高點,并形成網狀結構,使得其產品基本可以輻射到全省大部分地區,保護淮平原,京廣、隴海沿線等重要消費區的競爭力,站穩在河南水泥行業的腳跟。
1. “十五”:天瑞水泥的新型干法起步
進入二十一世紀,天瑞水泥在河南的發展仍基本圍繞發源地平頂山:
2002年2月,天瑞集團在老根據地平頂山汝州年產100萬噸干法水泥生產線開工建設,總投資2.3億元,于2003年1月建成投產,正式結束了河南省無日產2500噸新型干法回轉窯大型水泥企業的歷史;2005年7月,二線5000t/d項目點火投產,形成熟料產能232萬噸,水泥產能273萬噸的產業基地。
2006年12月,天瑞集團和平煤集團共同投資,在平頂山的另一選址石龍區興建一線5000t/d投產;2007年1月,二線正式投產,形成310萬噸的熟料供應基地,主要供給周口天瑞粉磨站和平頂山姚電粉磨站,體現區域市場布局的絕對優勢,即可以做到熟料區域內部調劑,又可以做到跨區域外部調運,以適應市場變化。
并在省會鄭州上翼的新鄉拓展。2003年6月,由汝州市天瑞集團投資逾18億元興建的年熟料產能310 萬噸(兩條5000t/d生產線),年水泥生產能力400 萬噸的衛輝干法水泥生產基地破土動工,該項目是整個新鄉市引進的最大工業項目,也是當時河南省在建的最大的干法水泥項目,分別于2005年11月、2008年3月建成投產,礦山距離廠區8公里,采用皮帶長廊實現節能輸送。
2.“十一五”至今:列入國家重點支持水泥企業名單,區域拓展
2006年12月,國家重點支持大型水泥企業名單公布,天瑞集團進入12家全國性重點扶持水泥企業名單,在項目核準、土地審批、信貸投放等方面被國家予以優先支持。天瑞水泥先后引入KKR與J.P.Morgan股權投資,接到了國際私募資本巨頭KKR在中國的第一筆投資,轉型為中外合資企業;隨后引入IFC的債權和股權,解決了天瑞高達65%的資產負債率問題,為后期的快速發展提供部分資金保障,為天瑞集團進入國際資本市場創造了平臺。
平頂山:2007年5月,天瑞集團水泥有限公司裕泰分公司,在平頂山汝州再投1條3000t/d生產線。
許昌:2007年9月,天瑞收購錦江集團與中峰集團合資共建的位于禹州市城南梁北鎮的1條5000t/d生產線(錦江集團是杭州一家投資公司,該線于2006年投產);該基地于2012年10月在淺井鄉另投產1條5000t/d生產線,形成熟料產能310萬噸,熟料除自用外,富余部分供給天瑞許昌粉磨站,水泥產品除本地消化一部分外,還輻射周口、開封、商丘、駐馬店地區。
信陽:2008年11月,天瑞信陽馬畈投產1條5000t/d生產線;
鄭州:2008年12月,天瑞水泥的第一條12000 t/d新型干法熟料生產線開工,位于鄭州滎陽市崔廟鎮邵寨村,于2009年8月建成投產,熟料年生產能力360 萬噸,水泥年生產能力440萬噸,是當時世界上投產最早、單線生產能力最大、技術最先進的生產線,配套的100萬噸骨料生產線不僅可以獲得良好的經濟效益,更可將礦山廢料進行循環利用,平整后的荒山還可復耕,區位、規模、成本組合優勢非常明顯,奠定了天瑞水泥在鄭州市場的地位。
2014年,天瑞水泥產業兼并重組取得重要進展,7月收購永安水泥5000 t/d 生產線,表明天瑞在實體、資本市場上同時推進的決心,生產線位于鞏義市工業示范區芝田鎮,處于洛陽、鄭州之間,是滎陽天瑞的西大門,可以說天瑞又將版圖向西北方向移動了一步。
南陽:2010年3月,天瑞南召投產1條5000t/d生產線,目標市場是南陽,建設目的在于配合當地鴨河口粉磨站防止南陽水泥北進;
(二)遼寧:強勢進入,控制終端市場
同時,天瑞水泥認識到,若僅在河南市場上進行延伸,生存的空間會越來越小,為此提出“深耕中原河南市場,借機向遼寧市場發展”的戰略,于2005年開始踏出河南,選擇了當時還未較多大企踏足的遼寧省進行率先布局。天瑞拓展遼寧時間比較早,布局策略是集中建線(主要集中在遼陽和大連),并主要是熟料生產線。
2005年8月,天瑞集團心思已久的遼寧擴展項目在大連長興島開工,對天瑞而言,在大連的布點并不僅僅是市場的爭奪,更為重要的他標志著天瑞向外圍市場拓展的開始,采用“強勢新建,主抓重點工程”的發展思路,以新建線為主,避開過度競爭,繞道利用規模、資金優勢,拼搶重點項目,抓住長興島內建設的良好時間,分別于2007年4月、2008年4月投產兩條5000t/d生產線,并將粉磨站設在生產線大連當地和營口,形成兩地聯動市場,加大區域影響力和控制力,為營外發展打造良好開端。
2007年12月18日,針對沈陽主打市場的遼陽天瑞文圣區慶陽工業園區生產基地奠基,建有兩條5000t/d熟料生產線,分別于2009年6月、2011年4月建成投產;長興島三線5000t/d亦于2010年12月建成投產;隨后,在看到山水的全面布局、亞泰的集中控制后,天瑞加快了市場推進節奏,2012年,收購了鞍山海城、遼陽山河水泥的各1條2500t/d熟料生產線,進一步擴大產能,加強區域布局,熟料產能合計達到930萬噸;此外,還通過收購粉磨站擴大市場配合能力,補充終端市場難控制的發展短板。
至此,天瑞水泥在遼寧的產能合計930萬噸,與山水并列第一。
三、開啟資本合作時代:強勢參股同業
天瑞水泥早在2011年12月23日,就成功在香港聯交所上市,集資1.24億美元,但此后的步伐并不大。2013年,“13天瑞水泥債”取的發改委同意,已于2013年在銀行間商場揭露發行,歸于國內榜首只并購公司債,創始了公司債征集資金用于股權收買的先河,籌集資金20億元;2014年6月中,“14天瑞集團債”籌集資金50億元,創下民營企業單次發債的記錄。此后在2014年底開始,天瑞開始頻繁參與大企業股權。資本市場開始關注其未來水泥走向:
(一)同力:三度增持同力,成其二股東
2014年12月15日、16日,天瑞集團通過大宗交易和集中競價交易累計增持同力水泥股份2373.9867萬股,占同力水泥總股本的5%;12 月 22 日通過大宗交易增持公司非限售流通股份共計 2373.9921 股,占總股本升至10%;12月25日至2015年1月8日期間,通過集中交易及大宗交易合計增持公司股份2388.58萬股,占總股本的15.03%。超越國資背景的中聯水泥,成為同力水泥二股東,做好長期戰略的準備,深耕河南的決心沒有改變。
2015年5月底,同力水泥對股價異動情況進行了核實,其中一條核實信息再受市場矚目:公司目前協議受讓河南投資集團控股發展有限公司100%股權事宜正在主管部門審批中,公司正在全力推進相關工作,并將根據進展情況繼續履行信息披露義務。中聯水泥和天瑞集團,誰能拿到同力水泥的控制權,將成為河南水泥市場定價權的風向標。
(二)山水:入股28.16%山水水泥股本,成第一股東
2015年4月16日晚間,中國天瑞水泥公布,主席兼控股股東李留法持股70%之天瑞集團已收購山水水泥9.51億股,占其股本28.16%。
天瑞集團在此前已悄然接手投資公司持有的約10%山水水泥股份,此次收購后,天瑞集團持股上升至28.16%。而按照山水水泥發布的2014年年報中顯示,第一大股東山水投資公司的股權比例僅為25.09%,也就是說,天瑞集團此次增持后,已成為山水水泥的第一大股東。
在當前新建受限、產能增長空間急劇縮小的背景下,如若能夠拿下大企業,是實現戰略布局最有效的手段。而山水水泥曾是我國水泥產業的排頭兵,共涉足7個省,熟料產能約為5500萬噸,是企業集團的考慮對象。2014年,10月中國建材通過認購山水水泥配售股,欲持有16.67%股權;12月1日,亞泥再度加碼買進山水水泥持股,持股比例增至20.90%。
而天瑞水泥的布局以河南為主基地,拓展至遼寧,在安徽單線布局,與山水水泥的產能布局僅在遼寧重復較大,兩家產能均為930萬噸,是遼寧省的前兩大集團,合計占遼寧省的34%。如若能夠實際聯手山水,天瑞水泥的區域將從遼寧直接向東北、華北延伸,并踏足山東。
然而我們仍舊無法忽略山水水泥的退股風波,至目前仍未有最終定論,且已影響中建材入股步伐,且值得關注的是,在2015年年中的股東大會上,關于山水水泥控制權的爭端中,天瑞集團作為第一大股東并未出席,其對山水的謀劃還需看后續態勢。
1994年發展至今,20年的歷程,沒有可以炫耀的悠久歷史,也沒有迅猛的大躍進,但回過頭來,可以感受到天瑞水泥一步一個臺階的堅實步伐,可以看到天瑞水泥留下的深深腳印。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