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水泥趙君:水泥行業的綠色責任
即便仍在傳統的新年期間,趙君依舊非常忙碌。直到元宵節的早上,記者才通過電話采訪到了他。
當記者表明來意,想請他講述幾個有關水泥行業綠色發展的小故事時,趙君表示:“現在水泥人觀念的轉變,水泥行業的不斷發展不就是一個波瀾壯闊的綠色故事嗎?”
搞錯峰生產
絕不能讓小企業吃虧
眾所周知,建材行業被稱作“百業基石”,而這塊基石中最重要的組成部分毫無疑問便是水泥行業。水泥行業經歷呼風喚雨的歲月后,面對經濟新常態、產能過剩以及國家對生態文明建設的越發重視,轉型升級成為水泥行業繼續向前發展必須要越過的難關。
但是,在趙君看來,水泥行業向綠色、環保產業轉型,不應看作一個難題,而應當把它當做水泥行業應承擔的綠色責任。
東三省率先提出的錯峰生產,就是水泥行業履行社會責任,為環保做出的貢獻。
但想要做好錯峰生產的工作,卻絕非易事。
去年,工信部和環保部聯合下發《關于在北方采暖區全面試行冬季水泥錯峰生產的通知》后,為了使得錯峰生產能順利推行,黑龍江召開水泥企業錯峰生產會議,省內有窯企業負責人均參加會議。
在會上,就有不少小型水泥企業提出,錯峰生產是一件好事不假,但小企業不比大企業,生產能力有限。如果冬季停產四個月,恢復生產之后,小企業在夏季可能會面臨熟料不足的困境,為此就必須購買熟料。而外購熟料的成本遠遠高于生產成本。如此一來,小企業的生存環境將雪上加霜。
“首先我是黑龍江水泥協會的會長,其次我還是央企北方水泥黑龍江區域的負責人,就必須承擔起相應的責任,不能讓小企業受損失。”東北漢子的豪爽和義氣表露無遺。趙君在會上主動承諾,小企業只要算好熟料成本價,待到恢復生產,熟料缺乏時,北方水泥就按照這個成本價格供應。
“即便沒有利潤,也要這么做嗎?”。
“就算是不賺錢,也要把熟料給人家拉過去”。
“錯峰生產是水泥行業承擔節能減排環保責任的好事,作為大企業要帶個好頭,讓這件好事能順利的執行下去”。
正是這樣的精神,使得黑龍江地區的水泥錯峰生產得到了順利的貫徹執行。無論是在東三省或是全國范圍內,都是數一數二的。
搞技術升級
不斷尋找全新多贏的方式
然而要想要水泥行業徹底擺脫高污染、高耗能的既定印象,成為人們心中的綠色環保產業,僅僅依靠錯峰生產還遠遠不夠。只有整個行業通過綠色創新的方式進行轉型升級,水泥行業向綠色化方向發展的目標才能得以實現。
“前幾年,我們對水泥窯進行脫硫脫硝改造、上余熱發電項目的時候,好多下級企業都有些不愿意,畢竟進行升級改造要投入大量的資金。但進行技術上的升級改造,不僅能創造更多利潤,更是我們作為央企、作為水泥企業的社會責任,我們有義務為保護環境作貢獻。”
新近進行的富氧燃燒技術改造,不僅體現了技術創新推動水泥行業綠色發展,更體現了新的商業模式對傳統行業轉型的作用。
富氧燃燒應用于水泥窯,主要以改善煤的燃燒條件,縮短燃燒所需時間,實現燃料的完全燃燒,使傳熱速率大幅度提高為目的,進而減少喂煤量,或增加產能而達到節能降耗。
一般來講,進行這樣的一場技術改造,注定要投入大量的資金,在資金并不充裕的情況下,只能選擇向銀行貸款。這也是許多企業,特別是中小型企業不愿意或是不能進行技術升級的重要原因。
隨著諸如PPP等新型融資模式的出現,技術改造的合作方式和資金投入方式也發生了改變。
對于年近半百的趙君來說,在水泥窯的改造中運用新的投資方式必定要投入更多的精力:學習新模式的資金運作方式,改造完成后利潤的分配方式……凡此種種,對他來講,都是新領域的新挑戰。
但他愿意去了解和認識這個與水泥行業并沒有多少聯系的模式,只為了能順利完成富氧燃燒的改造。
“做富氧燃燒的企業先進行投入,將技術改造完成。而我們則將通過技術改造節約下來的資金與企業進行分利,做富氧燃燒企業在這個過程中也能得到回報。這種新合作方式,一舉兩得。”
在過去,這樣的方式幾乎是不可想象的。即便是在今天,這樣模式運用在水泥行業的升級改造中,也是一種創新的行為。
“正是技術的進步、投資方式的改變和創新,使得節能環保的行為和新技術得到了推廣和應用,水泥行業也因此更向低碳、環保方面發展”趙君說道。
在采訪的過程中,每每提及行業向綠色方向發展的話題,趙君總是在說“責任”二字。
在他以及其他行業的有識之士看來,水泥行業向綠色化的轉型發展,不僅是生存所需,更多是對環境、對生態的一種綠色責任。
“這幾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我們的呼聲得到了回應,我們的努力得到了回報,并且在社會上引起正面的反響。建材行業特別是水泥行業摘掉高能耗高污染的帽子,向綠色環保產業發展已為期不遠,對此我充滿信心。”趙君在采訪中深情地說道。
相信在一個又一個胸懷綠的責任人的引領下,即便如水泥行業這樣的傳統建材業,也定能迎著“綠色”的東風再次起航。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