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无码人妻又粗又大-国产伦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老太BBWWBBWW高潮-国产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 您當前的位置:
  • 水泥地理| 行業新聞| 環保| 正文內容

    京津冀大氣污染防治首份“戰報”:問題率超7成

    “4月8日至11日,28個督查組均進行了現場督查,共督查946家企業(工地),發現679家單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72%……”

    12日,環保部官網對外公布了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首份“戰報”。

    “最大規模”行動已查出啥問題?

    近日,環保部宣布,從全國抽調5600名環境執法人員,對京津冀及周邊傳輸通道“2+26”城市開展為期一年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

    “2+26”城市具體為北京、天津市,河北省石家莊、唐山、保定、廊坊、滄州、衡水、邯鄲、邢臺市,山西省太原、陽泉、長治、晉城市,山東省濟南、淄博、聊城、德州、濱州、濟寧、菏澤市,河南省鄭州、新鄉、鶴壁、安陽、焦作、濮陽、開封市。

    4月12日,環保部官網發布通報稱,4月8日至11日,28個督查組均進行了現場督查,共督查946家企業(工地),發現679家單位存在違法違規問題,約占檢查總數的72%。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這是該行動啟動以來,環保部首次對外公布“戰報”。在通報中,督查組列出了發現的主要問題:

    ——仍有不少“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

    通報稱,28個督查組共發現“散亂污”企業違法生產、排查不清等問題116個。

    其中,北京市部分地區“散亂污”企業整治進展緩慢。例如,北京市大興區安定鎮政府提供的111家名單,目前僅完成清退16家,抽查4家企業中,3家仍違法生產。

    ——7家高架源企業自動監控設施不正常運行,甚至弄虛作假

    通報顯示,山東省淄博綠能環保能源有限公司自動監測工控機內安裝有兩個數據平臺,數據不一致:經通入濃度為501mg/m3的二氧化硫標氣測試,一個數據平臺軟件顯示二氧化硫為569.90mg/m3,另一個顯示二氧化硫為51.05mg/m3,上傳環保部門二氧化硫濃度僅為實際二氧化硫濃度10.19%,數據嚴重失實。

    ——165家企業治污設施建設不完善或不正常運行

    通報顯示,天津三達鑄造有限公司現場檢查雖未生產,但沖天爐配套的污染防治設施損壞嚴重,澆鑄、打磨、噴漆車間無污染防治設施;山西晉城市天澤煤化工集團股份公司化工廠廠區有機廢氣無組織排放嚴重,氣味刺鼻;脫硫塔再生槽水PH值在線中控和現場監測均為6,無法起到脫硫效果等。

    此外,個別工業企業污染物仍超標排放、分企業揮發性有機污染物(VOCs)治理不到位等問題也通報在列。

    強化督查如何展開?

    ——每個城市全年共安排25輪次

    中新網記者注意到,第一季度空氣質量專項督查剛剛結束,此番史上最大規模的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隨即展開。

    據媒體報道,按照安排,每個督查組8人,對上述城市開展駐點督查,兩周輪換一次,每個城市全年共安排25輪次。4月7日晚,參加第一輪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的224人已全部到位,并與被督查城市開展工作對接,正式啟動現場督查工作。

    值得注意的是,受環保部部長陳吉寧委托,4月7日至8日,副部長翟青前往河北省滄州市,現場檢查大氣污染防治強化督查工作協調保障情況,確保督查工作順利開展。

    部長親自部署、全局調度,副部長一線指揮、具體協調,有媒體評論稱,此番強化督查“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為何如此受重視?

    ——部分城市實現“大氣十條”目標難度不小

    從環保部歷次督查情況來看,一些環境問題在不同地區反復出現,壓力傳導不到位、措施落實不到位的情況長期存在。

    官方數據顯示,自2016年冬季以來,北方部分地區重污染天氣頻現,具體到上述“2+26”城市上,一些城市污染物濃度反彈力度還很大,有的甚至接近50%。

    2013年,國務院發布《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十條措施,如今已步入第一階段的收官之年,但據媒體報道,從今年1-2月的空氣質量狀況來看,一些城市實現“大氣十條”明確的改善目標,難度不小。

    據了解,這次大規模督查是在日常督查的基礎上加碼一年,目的就是為了層層傳導大氣污染防治壓力,督政與督企并重,確保工作分工真正落地見效。

     


    [責任編輯:GC03]

    水泥地理版權與免責聲明

      ① 水泥地理gcement已申請注冊,凡本網注明"來源:水泥地理"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為"水泥地理"獨家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在轉載使用時必須注明來源"水泥地理"。違反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轉載并注明其他來源的稿件,是本著為讀者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轉載使用時,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禁止擅自篡改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違反者本網也將依法追究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一周內來電或來函聯系。
    關注微信公眾賬號、新浪微博
    騰訊微博   隨時了解市場行情